400-688-2626

从资本信用风险到资产信用

内容提要:从立法、司法乃至整个学理,中国公司法都表现出鲜明的资本信用的理念和相应的制度体系。但事实上,以资本为核心所构筑的整个公司信用体系不可能完全胜任对债权人利益和社会交易安全保护的使命。决定公司信用的并不只是公司的资本,公司资产对此

信用中国 2008-05-05 17:31:10

经济学视野里的信用

1.引言   一般而言,信用(credit)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狭义的信用,主要是各种借贷关系中恪守承诺的给付行为(如信用贷款、信用担保、信用消费等等)以及各种给付形式(如信用证、抵押、担保等) 。第二是广义的信用,即一般交往中的对承诺之

信用中国 2008-05-05 17:31:10

诚实信用原则的司法运用与方法论分析

诚实信用原则在现代民法中的地位和功能一直受到民法理论与实践的高度重视,特别是诚信原则在民法立法中的价值统领地位和在民事司法中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授权作用,我国民法学者有很充分的探讨。但诚实信用原则作为司法原则不仅仅是授予法官自由裁量权,而且

2008-05-05 17:31:10

论信用制度与政府作用

内容提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需要有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为基础,而创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必须要有完善的社会信用制度作保证。在社会信用制度的建设中,政府的角色如何定位,对信用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政府在

信用中国 2008-05-05 17:31:10

信誉机制、信用资源的有效供给与信用缺失治理

信誉机制、信用资源的有效供给与信用缺失治理——对中国当前信用缺失问题的信息经济学分析 摘要:本文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通过对信用市场中的信誉机制与信用资源的供给的分析,揭示了我国信用缺失的微观机理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金融研究 2008-05-05 17:31:10

由封闭走向公开 关于商事信用的若干理论思考

【内容提要】当今中国信用问题的核心是商事信用,商事信用信息公开是构建我国良性信用秩序的关键。商事信用由封闭走向公开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私法主体个人利益让位于社会利益,由单纯的自然人向社会人演变的过程,也是更好地实现自我而超越自我的痛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8-05-05 17:31:10

信用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核心

【摘 要】在党的十六大提出“和谐”理念后,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诚信友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从历史、现实和国际角度去考

信用中国 2008-05-05 17:31:10

债的担保与诚信之间的辩思

债的担保溯源及其与诚信之缘   民法上的债及相关概念的源头是古罗马。信,国之宝也罗马法中,债是一种迫使我们必须根据我们城邦的法律制度履行某种给付义务的法律约束。[1]债的担保即是债的保全,是保证给付的能按约履行和防止债务人无力清偿的危险

信用中国 2008-05-05 17:31:10

中世纪法学家对诚信问题的研究

【内容摘要】 本文从一般的诚信、合同诚信和占有诚信三个方面介绍了中世纪法学家对诚信问题的研究,认为他们对该制度的近代化功不可没。其中,一般的诚信被分为神学上的、自然的和民事的三种,前者的标准最高,并对欧陆世俗法和英国衡平法影响重大;合同

2008-05-05 17:31:09

信用缺失的形成机理与对策研究

“信用”一词成为近几年来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我国信用缺失现象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信用缺失仅次于腐败,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二大因素。信用缺失大大增加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削弱企业的竞争力,抑制消费需求。信用

2008-05-05 17:31:09

从公正和效率角度论诚实信用

公正与效率是法律在价值取向上所面临的基本矛盾。公正又可称为公平,正义。一切价值体系的有效性和权威性,都需要人们发自内心的接受和支持。人们一方面希望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实现公平的目标,另一方面又希望以公平的方式实现最优效率,但两者往往不能协调

中国信用论坛 2008-05-05 17:31:09

信用问题的行为经济学分析

【摘 要】信用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彰显重要,传统主流经济学对此已有诸多分析,“经济人”假设是其分析的基石。但现实经济活动中,交易主体的信用行为并非完全理性,常呈有限理性状态。运用行为经济学理论来分析信用问题,

经济学家 2008-05-05 17:31:09
第一页 上一页 17025 17026 17027 17028 17029 下一页 最后一页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