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形成的传统的“金九银十”,而今年却没有“如约而至”,取而代之的“惨淡”和“低迷”成为重点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普遍特点。坚挺的房
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形成的传统的“金九银十”,而今年却没有“如约而至”,取而代之的“惨淡”和“低迷”成为重点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普遍特点。坚挺的房价在一些城市开始出现了下降的苗头。(10月29日《瞭望》)
在我意料之中,每当中国楼市进入调控关键时期,总有“拐点”等杂音“东风压倒西风”,本轮调控亦然。近期媒体上关于楼市“拐点”是否到来的口水战开打得正热犹酣,可谓“驴子不服骡子”,谁也说服不了谁。
“拐点”杂音设若只是一家之言说了白说,问题是,从过往历轮调控窥,包括“拐点”“假摔”“吹黑哨”“苦肉计”在内的诸种杂音,多属“言在此而意在彼”“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利益集团博弈物化表现。让我唏嘘的是,楼市调控难脱“屡涨屡调屡调屡涨”的宿命怪圈昭示我们,千万不可低估了干扰杂音对楼市调控的破坏力和杀伤力。请问,近年来数轮调控功亏一篑无果而终,难道与各类居心叵测的杂音误导掣肘不无干系吗?
让我高度警觉的是,近期围绕“拐点”杂音的争论似乎有向干扰调控行动升级的苗头。我注意到,对于备受为利益集团代言“砖家”者流诟病指责的楼市限购令何时取消公疑,近日住建部官员表示,“随着个人信息全国联网,不必再用这类行政色彩浓厚的办法调控楼市,出台限购令因房价上涨过快不得已,这是不是向开发商和地方政府放出限购令“兔子尾巴长不了”的信号?自佛山“限购松绑令”朝令夕改风波过后,虽然地方政府不敢弱智到两次犯同一个错误,但蠢蠢欲动魅影依然显山露水初露端倪,这说明开发商放言“楼价跌40%政府肯定救市”并非空穴来风捕风捉影。近期中海地产在沪楼盘从2.2万元/平方米直降到1.6万元/平方米,前期业主怒砸售楼处,所在区房管局相关领导介入降价事件,并表示降幅超过20%需重新进行网上备案,上海此举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本轮楼市调控到底是否临到“拐点”?开发商和银行到底能承受多少房价跌幅?限购令等调控政策是否要松绑?我以为,与其追问诸如此类无有答案无从计量毫无意义的问题,毋宁回过头来拎清本轮楼市原初调控目标。第一,温家宝总理2010年12月26日走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直播间,参与《重返灾区中国之声温暖行动》节目时表示,将继续加大力度抑制房地产投机,有信心让房价回到合理的价位。第二,本轮“国六条”“国八条”“新国八条”等被誉为“史上最严厉”的调控政策,均反复强调“有效遏制投资投机性购房。”这两个目标做得如何?民众最有发言权。央行9月15日发布2011年第三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对当前房价水平,75.6%的居民认为“过高,难以接受”,较上季提高1.3个百分点,为2009年有调查以来的最高值1。对下半年房价走势,41.1%的居民预期“基本不变”,较上季微降0.3个百分点;37.9%的居民预期“上升”,较上季提高1.7个百分点;8%的居民预期“下降”,较上季回落0.2个百分点;另有13%的居民认为“看不准”,较上季回落1.2个百分点。未来一季有购房意愿的居民占14.2%,比上季下降0.4个百分点。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