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地产商和房产中介为“银十”摩拳擦掌之际,突然一大波房产调控政策扑面而来。从9月30日晚间至10月8日,短短9天时间,北京、深圳、上海等多个城市先后发布新的楼市调控政策,随着东莞、珠海和福州三座城市也 ...
就在地产商和房产中介为“银十”摩拳擦掌之际,突然一大波房产调控政策扑面而来。从9月30日晚间至10月8日,短短9天时间,北京、深圳、上海等多个城市先后发布新的楼市调控政策,随着东莞、珠海和福州三座城市也相继加入,本轮参与楼市调控的城市达到21个。
从调控手段看,包括限购、提高首付比例、限制炒地等,不一而足。其中尤以提高首付引人注目———如果首付两成,则杠杆比例为1∶5;如果首付五成,则杠杆降为1∶1。措施显然是对路和有力的。
从初步迹象看,效果是明显的。据称北京9月最后一周成交1066套,而国庆节期间降为291套,不足此前的两成。涨幅最猛的深圳,10月1日,楼市成交数据还在246套,10月2日数据降到12套,到10月3日仅有8套。楼市似乎由盛夏略过秋天直入严冬。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热钱从楼市逼出,会流向哪里呢?管理层朝思暮想的当然是流入实体经济;而股市中亏损累累的投资者,则望穿秋水热盼“亲人解放军”。
我们认为,大规模流入实体经济的可能性不大。原因在于,目前以去产能为代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刚刚起步,开始收到一点点效果(如煤炭),但大的供需矛盾尚未缓解,企业利润率依然较薄,投资需求并不旺盛。而参与炒楼的资金,大多是在资产配置荒的大背景下滋生出的“热钱”。这部分资金追求赚“快钱”,要求快速投入、快速变现,不太会甘于长时间沉淀在实体经济领域。因此,期望楼市资金大规模流入实体经济的愿望恐怕要落空。
剩下的去处不外乎下面三种:
第一种是热炒其他商品,如“蒜你狠”“姜你军”等。但是任何一种商品都不如房地产对资金的吸纳能力强。即使个别商品因偶然因素短时间受到爆炒,也不足以容纳从楼市分流的庞大资金。
第二种是爆炒海外。如到海外买房、买地、收购企业等。但要受到两大因素的影响,最主要的是受汇率影响;再者是受渠道影响———能够无障碍地进行海外资产配置的人群毕竟是“小众”,大众持有的资金不能很方便地进行海外配置。
第三种比较重要的渠道是股市。不仅容量大,而且进出通道很方便。在流动性泛滥、资产荒时代的背景下,A股市场的确有替代房产成为民众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潜力。相较于房地产,A股市场经过了去年以来的调整,继续出现大的系统性风险的概率比较低,反而比目前疯狂的楼市更加具备投资价值,一旦A股出现一波稳定的反弹行情,将极有可能吸收部分房产投机的资金。目前股市缺乏的是信心,而“一根阳线改变情绪,两根阳线改变观点,三根阳线改变信仰”。只要股市一走好,钱和信心都不成问题。
中国结算公布的8月统计月报显示,8月末持有A股流通市值超过1亿元的自然人有4392人,环比7月末增加174人。还有数据显示,信托新增A股开户数8月环比增加近140%。这说明,股市很可能已经进入先知先觉资金的“伏击范围”。
当然,现在预言楼市资金会在股市掀起巨浪还为时尚早,但来一波波段行情还是有希望的。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