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今年的年度关键热词,“十八届三中全会”毋庸置疑会榜上有名。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夜,业界坊间热议最多的也莫过于有关楼市调控的问题。 据有关媒体统计,从2003年第一次国家政策性宏观调控拉开序幕伊 ...
作为今年的年度关键热词,“十八届三中全会”毋庸置疑会榜上有名。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夜,业界坊间热议最多的也莫过于有关楼市调控的问题。
据有关媒体统计,从2003年第一次国家政策性宏观调控拉开序幕伊始,政策性调控房地产行业已经进行了十年。在此期间,五个部委以上联合颁布的文件达179个。而事实上,这十年调控,可以说结果并不尽如人意。从各地相继出台的楼市调控内容来看,大多着眼于贷款、限购、保障房、监管以及土地市场监控等相关政策的进一步收紧,但无论每一次高层如何苦心经营,底下一级市场“地王”依然频出,一手房成交依然火热。于是,有业内人士终于按捺不住指出,除非政府高层能出台着实有效的楼市调控长效机制,否则市场之手将接棒,成为楼市调控主旋律。
事实上,从今年政府高层的讲话中似乎能得到些许有关楼市调控的方向性启示—接下来房地产政策将“以市场为主体”,并且“量力而行”,犹如今年一刀切般的全方位大政策或将慢慢发生改变。潜台词也就是如果各个城市能实现保障的目标和房价目标,那么政府对于房地产的态度就有可能让市场来决定。
而反观泉州楼市,虽然泉州今年晋升新二线城市,但泉州房价总体仍算温和,地产泡沫不大,甚至还称不上泡沫,出台抑制楼市的地方性政策的可能性不大,供求关系总体还算平衡。“限购”及“限贷”等抑制需求的政策或许还会继续“招摇过市”,但诸如房产税扩容等调控加码或暂时还难以在泉州楼市真正落地。“从长期来看,楼市回归市场化是必然趋势,但短期内,由于部分一线城市上涨过快,因此出台抑制性政策也就显得情有可原,但不会波及至泉州,今后房地产调控也将以市场作为主体手段进行资源配置”一房地产业内资深人士分析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