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楼市是否到达拐点应始终有清醒的认识,任何误判形成的政策变化,都有可能令调控前功尽弃。 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形成传统的“金九银十”,今年没有“如约而至”,取而代之的“惨淡&
对楼市是否到达拐点应始终有清醒的认识,任何误判形成的政策变化,都有可能令调控前功尽弃。
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形成传统的“金九银十”,今年没有“如约而至”,取而代之的“惨淡”和“低迷”成为重点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普遍特点。坚挺的房价在一些城市开始出现下降的苗头。
国六条,国八条,新国八条,这一轮最严厉的房地产市场调控似乎看见了曙光。
拐点论存在炒作和误判
“现在的情况只是冰山一角,根本谈不上拐点,充其量只是酝酿拐点的过程”,在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看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拐点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确立。王小广指出,拐点的出现至少需要几个条件:
首先,拐点的出现是一个过程,先是销量萎缩,然后是价格明显下降,最后投资发生变化。在他看来,价格明显下降意味着房价的降幅会达到2到3成甚至更多,致使市场预期发生改变,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人撑不住了而抛售的情形。
其次,房地产投资增长回落。在他看来,销量、价格有时是迷雾,目前超过30%的投资增幅,仍是高投资的表现。
再者,对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应该看全国,不能只看北京、上海、广州。整体来看,全国的房价今年涨幅不比去年低,原因在于,大城市限购促使边缘区域房价上涨,一些中小城市、县城甚至涨幅超过了一倍。
“房价下不去说明仍有投资需求”,王小广认为,目前的情况是,前期进入的资金并没有出来,也没有看到房地产商倒闭的消息,投资者也没有向外抛售投资房。
对一些房地产项目的价格调整,王小广认为,“更多的是房地产商营销上的一种策略。在社会财富集中度过高、房地产投资属性过重等情形之下,误判或者炒作房价出现拐点,会助推市场抄底风向的形成,促使房价酝酿更大的爆发。”
对下一步的调控,王小广认为,中央不会放松。
“从楼市的发展历程来看,向来是量在价先,首先是楼市成交量的下降,然后才是部分高房价地区价格的实质性下跌”,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另一值得关注的动向是,在上海,房地产产权交易出现活跃的趋势,“这表明,房地产行业已经出现了分化的苗头,这个行业正在进行调整”。
“一旦少数地区放松调控力度,极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进而给开发企业坚守价格的信心,重燃一些购房者抄底投资的意愿”,王小广认为这样会导致房地产调控功亏一篑。
要保证房地产调控的成效,促进中国经济以及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持续完善的住房政策的设计,王小广认为,下一步完善房地产税收,更多地通过市场而不是行政的手段来调控房地产市场,但前提是,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的房地产信息体系。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