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苏区精神为科学界沐心塑魂 激发科技工作者诚信科研

来源:赣南日报 2010-03-29 09:10:18

3月28日,带着对学术环境问题的共同关注,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西省及各市科协委员代表、赣州市大专院校师生500余人齐聚赣州锦江国际酒店,围绕“弘扬苏区精神,倡导科学道德”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本

  3月28日,带着对学术环境问题的共同关注,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西省及各市科协委员代表、赣州市大专院校师生500余人齐聚赣州锦江国际酒店,围绕“弘扬苏区精神,倡导科学道德”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本届论坛首次将苏区精神引入科研领域,探讨了如何汲取苏区精神的养分,在科技工作者尤其是青年学生中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探索了衡量科研诚信度的学术评价机制等问题,受到我省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响应。

  用苏区精神守护学术净土

  “在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社会的今天,应大力倡导科学道德建设,营造和谐的学术生态。”参加论坛的代表普遍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事业飞速发展,但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一些浮躁浮夸甚至抄袭剽窃等学术“病相”也逐渐滋生,污染了科研空气。

  “这些不正常现象是科学研究的大敌。”中国科协常委会科技工作者道德与权益专门委员会委员、中科院院士王乃彦认为,学术不端行为的出现,既涉及科学家自身的道德修养,也有当前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太过功利的原因,但从根本上讲,是因为一些人从思想根源上背离了科学的本来目标。“科学家要有灵魂,要对社会负责任,用科学知识造福人类,为人民服务。”这种求真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底色,恰恰与苏区精神一脉相承。70多年前,革命烈士们恪守使命,为解放事业献出生命。现在同样是建设民主富强的国家,科学工作者们怀着崇高的科学理想潜心创造、艰苦奉献,这正是苏区文化的核心价值所在。”

  “苏区精神在赣州深入人心”,首次踏上赣州红土地的中国科协荣誉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杨乐参观了瑞金红色革命旧址群后称,“可能赣州本地市民对家乡的红色形象很了解,但在国内其他地方影响力还不够。赣州丰厚的苏区资源,无疑为社会、学术界搭建了良好的教育平台,今后可以加大开展这一方面的专项工作,为赣州科技乃至经济的发展锦上添花。”

    激发青年科技工作者诚信科研

  “学术风气的改善,青少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他们不成熟,不容易区分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所以风气不好对他们影响会更大。”杨乐呼吁,科学道德观要从娃娃抓起,“只有根正才能苗红。”

    如何在年轻人的实际生活中培养科学的观念?“首先要在思想上进行引导,当代青年在高中到大学阶段,开始形成世界观,在这阶段要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培养他们对专业的浓厚兴趣。让他们意识到成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经过十几二十年的努力,不能指望短期有效果。”杨乐提到,有人提出是否可以在高校专设一门有关学术规范的课,“这是一个很好的创意。有的大学生把论文一稿多投,或者随意引用,不懂得尊重他人科研成果,应该引导和教育他们。”

    关于这点,江西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处副处长刘飞飞感同身受。“作为一名从业20余年的高校教育者,肩负着帮助和监督年轻一代建立道德诚信的重任。对刚刚接触科研的年轻人,要跟他们讲清楚,只有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才能作出学问。只有先把前人已有的理论体系系统性掌握,才可能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内深刻钻研,形成新见解,在此基础上才能发表文章。”他表示,求真务实、勇于创新、清正廉洁的苏区精神,是激发青年科技工作者诚信科研的内在动力。“要把苏区精神作为学生的思想利器,通过开设毛概、马哲、邓小平理论等课程,下基地开展科研考察和各种红色主题教育活动,使苏区精神在学子心中得到强化,从而自觉地把个人前途和国家命运结合起来,与为人民服务结合起来,积极向上,求真求是,自强弘毅。”

  改进学术评价机制任重而道远

    针对科学界的学术道德滑坡现象,与会代表展开了广泛的讨论。观众席上有两位科研工作者提出,科研上的量化指标是学术不端的一大导火索。“例如有的学校对教授有硬性要求,比如,一是每年的科研到款必须达到一定数目,二是每年必须发表论文多篇,甚至明确规定必须发表在所谓的FCI、EI、SSCI等核心期刊上,大家都在看文章数量和刊物级别,反而教学不那么重要了。”来自赣南师院的范老师甚至建议,“取消硕士生必须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对博士只要求发一篇文章,且不限定期刊档次,理工科学生可用阶段性实验报告来代替一篇论文的任务”。

    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对此表示,研究生发表论文才有资格答辩,这一规定的初衷是“为了筛选人才,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督促研究生认真研究”。尽管在这道“拦路门槛”下的学术论文发表,不一定就能表明学生具有某些水平或能力,但“就像上课要有成绩一样。学生不能因为对分数有要求,为了考得好就作弊。学校也不能为了杜绝作弊行为就取消考试,它至少可以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一个统一的衡量尺度,保证所有大学生达到一定水平。”

    但他同时指出,规矩并非一成不变,科学人才培养的模式,应趋于多元化。“从制度上,不妨采取灵活方式,多些弹性指标,少些硬杠子,以科研成果的价值、论文的质量,而不是单纯以数量作为最终的评定标准,这样既能够稳定人才的‘军心’,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急功近利行为的发生。”

    中国科协常委、天津大学校长龚克认为改进学术评价机制是件好事情,但需要注意的是“学术德为先”,他说:“科学追求的目的就是发现真理,为科学而科学。科研人员要严格自律,树立正确的学术荣辱观,只有自我约束能力强了,才能从根本上避免问题的出现。”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信用卡和房贷逾期最影响个人信用记录


华商报(西安) 2014-05-29 09:52:56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