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带着对学术环境问题的共同关注,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西省及各市科协委员代表、赣州市大专院校师生500余人齐聚赣州锦江国际酒店,围绕“弘扬苏区精神,倡导科学道德”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本
3月28日,带着对学术环境问题的共同关注,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西省及各市科协委员代表、赣州市大专院校师生500余人齐聚赣州锦江国际酒店,围绕“弘扬苏区精神,倡导科学道德”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本届论坛首次将苏区精神引入科研领域,探讨了如何汲取苏区精神的养分,在科技工作者尤其是青年学生中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探索了衡量科研诚信度的学术评价机制等问题,受到我省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响应。
用苏区精神守护学术净土
“在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社会的今天,应大力倡导科学道德建设,营造和谐的学术生态。”参加论坛的代表普遍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事业飞速发展,但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一些浮躁浮夸甚至抄袭剽窃等学术“病相”也逐渐滋生,污染了科研空气。
“这些不正常现象是科学研究的大敌。”中国科协常委会科技工作者道德与权益专门委员会委员、中科院院士王乃彦认为,学术不端行为的出现,既涉及科学家自身的道德修养,也有当前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太过功利的原因,但从根本上讲,是因为一些人从思想根源上背离了科学的本来目标。“科学家要有灵魂,要对社会负责任,用科学知识造福人类,为人民服务。”这种求真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底色,恰恰与苏区精神一脉相承。70多年前,革命烈士们恪守使命,为解放事业献出生命。现在同样是建设民主富强的国家,科学工作者们怀着崇高的科学理想潜心创造、艰苦奉献,这正是苏区文化的核心价值所在。”
“苏区精神在赣州深入人心”,首次踏上赣州红土地的中国科协荣誉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杨乐参观了瑞金红色革命旧址群后称,“可能赣州本地市民对家乡的红色形象很了解,但在国内其他地方影响力还不够。赣州丰厚的苏区资源,无疑为社会、学术界搭建了良好的教育平台,今后可以加大开展这一方面的专项工作,为赣州科技乃至经济的发展锦上添花。”
激发青年科技工作者诚信科研
“学术风气的改善,青少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他们不成熟,不容易区分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所以风气不好对他们影响会更大。”杨乐呼吁,科学道德观要从娃娃抓起,“只有根正才能苗红。”
如何在年轻人的实际生活中培养科学的观念?“首先要在思想上进行引导,当代青年在高中到大学阶段,开始形成世界观,在这阶段要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培养他们对专业的浓厚兴趣。让他们意识到成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经过十几二十年的努力,不能指望短期有效果。”杨乐提到,有人提出是否可以在高校专设一门有关学术规范的课,“这是一个很好的创意。有的大学生把论文一稿多投,或者随意引用,不懂得尊重他人科研成果,应该引导和教育他们。”
关于这点,江西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处副处长刘飞飞感同身受。“作为一名从业20余年的高校教育者,肩负着帮助和监督年轻一代建立道德诚信的重任。对刚刚接触科研的年轻人,要跟他们讲清楚,只有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才能作出学问。只有先把前人已有的理论体系系统性掌握,才可能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内深刻钻研,形成新见解,在此基础上才能发表文章。”他表示,求真务实、勇于创新、清正廉洁的苏区精神,是激发青年科技工作者诚信科研的内在动力。“要把苏区精神作为学生的思想利器,通过开设毛概、马哲、邓小平理论等课程,下基地开展科研考察和各种红色主题教育活动,使苏区精神在学子心中得到强化,从而自觉地把个人前途和国家命运结合起来,与为人民服务结合起来,积极向上,求真求是,自强弘毅。”
改进学术评价机制任重而道远
针对科学界的学术道德滑坡现象,与会代表展开了广泛的讨论。观众席上有两位科研工作者提出,科研上的量化指标是学术不端的一大导火索。“例如有的学校对教授有硬性要求,比如,一是每年的科研到款必须达到一定数目,二是每年必须发表论文多篇,甚至明确规定必须发表在所谓的FCI、EI、SSCI等核心期刊上,大家都在看文章数量和刊物级别,反而教学不那么重要了。”来自赣南师院的范老师甚至建议,“取消硕士生必须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对博士只要求发一篇文章,且不限定期刊档次,理工科学生可用阶段性实验报告来代替一篇论文的任务”。
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对此表示,研究生发表论文才有资格答辩,这一规定的初衷是“为了筛选人才,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督促研究生认真研究”。尽管在这道“拦路门槛”下的学术论文发表,不一定就能表明学生具有某些水平或能力,但“就像上课要有成绩一样。学生不能因为对分数有要求,为了考得好就作弊。学校也不能为了杜绝作弊行为就取消考试,它至少可以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一个统一的衡量尺度,保证所有大学生达到一定水平。”
但他同时指出,规矩并非一成不变,科学人才培养的模式,应趋于多元化。“从制度上,不妨采取灵活方式,多些弹性指标,少些硬杠子,以科研成果的价值、论文的质量,而不是单纯以数量作为最终的评定标准,这样既能够稳定人才的‘军心’,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急功近利行为的发生。”
中国科协常委、天津大学校长龚克认为改进学术评价机制是件好事情,但需要注意的是“学术德为先”,他说:“科学追求的目的就是发现真理,为科学而科学。科研人员要严格自律,树立正确的学术荣辱观,只有自我约束能力强了,才能从根本上避免问题的出现。”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