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好评遇尴尬中评成鸡肋 三问淘宝诚信体系

来源:一大把网站 2009-07-31 09:58:17

一、好评遇尴尬 甲方:需要代刷信用吗? 乙方:怎么个收费法? 甲方:刷到一钻400元,刷到皇冠1100元,7天内帮你完成。 随着越来越多卖家的信用是刷出来的,买家也开始对卖家的信用更为谨慎。淘宝网的好评也越来越“不值

    一、好评遇尴尬

    甲方:需要代刷信用吗?

    乙方:怎么个收费法?

    甲方:刷到一钻400元,刷到皇冠1100元,7天内帮你完成。

    随着越来越多卖家的信用是刷出来的,买家也开始对卖家的信用更为谨慎。淘宝网的好评也越来越“不值钱”了。“我们在淘宝上买东西基本不把信用这种东西当回事。”一个熟知游戏规则的买家说出了很多买家的心声,也说出了淘宝网原有信用评价体系的尴尬。

    目前很多买家已经意识到,“好评”只能代表卖家的出货量,而不能真实反映卖家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当买家不再相信信用时,诚信卖家苦心经营的“好评”忽然一文不值了,这对诚信经营的卖家是非常不公平的。而这却是淘宝网自己的体系漏洞造成的尴尬局面,不仅伤害了买家还伤害了卖家。

    交易量不能简单等同于信用水准,出货量的大小只是卖家实力某一方面的体现,淘宝从源头的观念上信用等级的评判标准,才是最重要的。

    二、中评是鸡肋

    笔者认为淘宝的初衷是中评是不好也不坏的评价,但是在现实中,中评等同于差评,一个中评就能让人感觉到地震,整个评价体系处于轻微“残废”状态。目前的情况相当于全国人民都认为只有红灯才得注意,黄灯是可以完全被当作绿灯的,长此下去交通势必出现问题。

    能够对买家的提问不厌其烦的解答并对买家的购买行为进行指导,甚至当买家选了不适合自己的商品时,及时给与建议,这样的交易才算的上是是实实在在的“好评”。而大多数交易其实都是“中评”,即不好不坏的评价。但是由于淘宝网的“好评”与信用、生意结合起来的时候,使这个原本很好用的评价系统变了味。于是乎,好评=不评,中评=差评。使得这个处于中间位置的“中评”变成了鸡肋。

    三、差评成雷区

    买家可以任意给差评、买家还可以利用差评讹诈卖家,卖家投诉难、举证难。淘宝赋予了买家评价的权利,可有些刁蛮的买家净拿来以此要挟卖家,卖家不妥协就差评无疑了。这是淘宝诚信体系的一大硬伤。

    而且,淘宝网自2008年3月起规定,卖家收到的评价中,除非出现污言秽语、色情、辱骂、违反“和谐社会”精神风貌的言语,或涉嫌同行业恶意评价的两种情况,否则淘宝将不会对卖家的申诉做出处理。既然淘宝提供了一个评价的平台,就要在方便买家打击不良卖家的同时,善待卖家的利益。现在卖家被恶意评价或被要挟连个说理投诉的地方都没有。

     最近看到很多卖家和买家搞的不愉快的事情,最后都是评价的原因引起的,卖家有的气不过,给买家寄冥币,寄大便都是被逼出来的,卖家有冤屈无处申辩,在不理智的情况下,就做出了不理智的事情,其影响是恶劣的。

    既然淘宝设了这么一个评价的窗口,就要受理因评价问题而引起的纠纷,也可以让买家在给卖家差评的时候,提供一定得证据,这样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卖家认为评价不合理,也要给一个投诉的地方,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现在这个社会之所以有次序,就是因为有人维护,现在淘宝这个评价系统没人维护,当然要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了,问题轻了还不大明显,但事情万一严重了,也就威胁到淘宝网的正常发展了。淘宝说没参与买卖,对买卖双方的交易纠纷不能妄断,可对交易纠纷明确的你管了吗?

    淘宝或许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淘宝内部人士表示,目前淘宝实施的并非单一的交易评价体系,另外还有一套动态评分来帮助买家了解店铺,包括商品与描述的相符程度、卖家的服务态度及发货速度等三个指标。淘宝试图用“交易评价+店铺评分”来改变原有的评价体系。

    淘宝自然也深知信用体系对于买卖双方和网购平台的重要性。目前淘宝的后台数据非常强大,如果再出现刷信用的状况,会在第一时间监控到并且一一进行惩罚,淘宝内部人士不忘强调这一点。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淘宝自身因为管理缺陷,早就已经出现了类似的评价管理不规范、卖家申诉过程繁杂的征兆。眼前摆在淘宝面前最大的困难恐怕是:这些问题已成既定事实,无法从根上进行更改。一旦有大改动可能就会导致用户“造反”。

    此次,采用一揽子办法也实属无奈。不过究竟什么样的策略才能既兼顾卖家利益,又能照顾买家的权益,值得深思啊!一揽子策略出于无奈可以谅解,但是要这样继续执行就有待慎重商榷了!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中国信用体系建设发展联盟在京成立


央广网(北京) 2016-09-26 22:21:25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