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好评遇尴尬 甲方:需要代刷信用吗? 乙方:怎么个收费法? 甲方:刷到一钻400元,刷到皇冠1100元,7天内帮你完成。 随着越来越多卖家的信用是刷出来的,买家也开始对卖家的信用更为谨慎。淘宝网的好评也越来越“不值
甲方:需要代刷信用吗?
乙方:怎么个收费法?
甲方:刷到一钻400元,刷到皇冠1100元,7天内帮你完成。
随着越来越多卖家的信用是刷出来的,买家也开始对卖家的信用更为谨慎。淘宝网的好评也越来越“不值钱”了。“我们在淘宝上买东西基本不把信用这种东西当回事。”一个熟知游戏规则的买家说出了很多买家的心声,也说出了淘宝网原有信用评价体系的尴尬。
目前很多买家已经意识到,“好评”只能代表卖家的出货量,而不能真实反映卖家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当买家不再相信信用时,诚信卖家苦心经营的“好评”忽然一文不值了,这对诚信经营的卖家是非常不公平的。而这却是淘宝网自己的体系漏洞造成的尴尬局面,不仅伤害了买家还伤害了卖家。
交易量不能简单等同于信用水准,出货量的大小只是卖家实力某一方面的体现,淘宝从源头的观念上信用等级的评判标准,才是最重要的。
二、中评是鸡肋
笔者认为淘宝的初衷是中评是不好也不坏的评价,但是在现实中,中评等同于差评,一个中评就能让人感觉到地震,整个评价体系处于轻微“残废”状态。目前的情况相当于全国人民都认为只有红灯才得注意,黄灯是可以完全被当作绿灯的,长此下去交通势必出现问题。
能够对买家的提问不厌其烦的解答并对买家的购买行为进行指导,甚至当买家选了不适合自己的商品时,及时给与建议,这样的交易才算的上是是实实在在的“好评”。而大多数交易其实都是“中评”,即不好不坏的评价。但是由于淘宝网的“好评”与信用、生意结合起来的时候,使这个原本很好用的评价系统变了味。于是乎,好评=不评,中评=差评。使得这个处于中间位置的“中评”变成了鸡肋。
三、差评成雷区
买家可以任意给差评、买家还可以利用差评讹诈卖家,卖家投诉难、举证难。淘宝赋予了买家评价的权利,可有些刁蛮的买家净拿来以此要挟卖家,卖家不妥协就差评无疑了。这是淘宝诚信体系的一大硬伤。
而且,淘宝网自2008年3月起规定,卖家收到的评价中,除非出现污言秽语、色情、辱骂、违反“和谐社会”精神风貌的言语,或涉嫌同行业恶意评价的两种情况,否则淘宝将不会对卖家的申诉做出处理。既然淘宝提供了一个评价的平台,就要在方便买家打击不良卖家的同时,善待卖家的利益。现在卖家被恶意评价或被要挟连个说理投诉的地方都没有。
最近看到很多卖家和买家搞的不愉快的事情,最后都是评价的原因引起的,卖家有的气不过,给买家寄冥币,寄大便都是被逼出来的,卖家有冤屈无处申辩,在不理智的情况下,就做出了不理智的事情,其影响是恶劣的。
既然淘宝设了这么一个评价的窗口,就要受理因评价问题而引起的纠纷,也可以让买家在给卖家差评的时候,提供一定得证据,这样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卖家认为评价不合理,也要给一个投诉的地方,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现在这个社会之所以有次序,就是因为有人维护,现在淘宝这个评价系统没人维护,当然要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了,问题轻了还不大明显,但事情万一严重了,也就威胁到淘宝网的正常发展了。淘宝说没参与买卖,对买卖双方的交易纠纷不能妄断,可对交易纠纷明确的你管了吗?
淘宝或许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淘宝内部人士表示,目前淘宝实施的并非单一的交易评价体系,另外还有一套动态评分来帮助买家了解店铺,包括商品与描述的相符程度、卖家的服务态度及发货速度等三个指标。淘宝试图用“交易评价+店铺评分”来改变原有的评价体系。
淘宝自然也深知信用体系对于买卖双方和网购平台的重要性。目前淘宝的后台数据非常强大,如果再出现刷信用的状况,会在第一时间监控到并且一一进行惩罚,淘宝内部人士不忘强调这一点。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淘宝自身因为管理缺陷,早就已经出现了类似的评价管理不规范、卖家申诉过程繁杂的征兆。眼前摆在淘宝面前最大的困难恐怕是:这些问题已成既定事实,无法从根上进行更改。一旦有大改动可能就会导致用户“造反”。
此次,采用一揽子办法也实属无奈。不过究竟什么样的策略才能既兼顾卖家利益,又能照顾买家的权益,值得深思啊!一揽子策略出于无奈可以谅解,但是要这样继续执行就有待慎重商榷了!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