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9月末10月初超过20个城市出台调控政策以来,房地产市场的表现呈现出明显的分化状态。住宅市场的局面可用“量价齐跌”来形容。据中原地产的统计,11月中上旬,全国54个热点城市共成交住宅15.37万套,比10月同期 ...
自今年9月末10月初超过20个城市出台调控政策以来,房地产市场的表现呈现出明显的分化状态。
住宅市场的局面可用“量价齐跌”来形容。据中原地产的统计,11月中上旬,全国54个热点城市共成交住宅15.37万套,比10月同期下降10.7%,比9月同期下降16.2%。
其中,11月中上旬,一线城市的住宅成交量降幅为23.5%,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分别下降7.5%和11.3%。
价格方面,根据统计局的数据,10月份一、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5%和1.3%,分别比9月份回落2.8和1.0个百分点。10月下半月,深圳、成都、北京、天津、上海、厦门和郑州等7个城市新房价格已出现下降。
土地市场则并未如预期般大幅降温。虽然高价地的数量有明显减少,但在一些热点城市,土地热度并未降温,且近期有愈演愈烈之势。
11月22日,武汉公开出让土地17宗,5个地块触动“熔断机制”。尽管如此,武汉仍然诞生了总价为110亿的单幅地块,且当日入账近197亿。
11月22日,广州推出10宗地块,在超过40家房企的争抢下,共催生7个区域“地王”,土地出让时间持续了近9个小时。长沙也在当日诞生“地王”。经过114轮竞价后,“梅溪湖B-39地块”以180%的溢价率竞出,9240.8元/平方米的单价刷新了长沙的最高纪录。
此前的北京也有土地成交纪录,在设置最高限价的情况下,北京并未诞生高价地。但在交易中,开发商触动了“住宅全部自持”的条款,其对企业带来了强大的资金压力。
易居克而瑞的分析指出,近期土地交易和商品房市场出现冷热差异,主要原因在于,调控城市供不应求的基本面并没有发生改变。该机构指出,在供应方面,预售证监管加严、房价“限涨令”等政策打击了不少项目的推案热情。在需求方面,限购、限贷等政策并没有从根本上消灭合理购房需求,只是将购房需求延后。并且当这部分购房群体再度回归市场时,往往迎来的是更加猛烈的需求爆发。
因此,热点城市前景预期未变,资金流入的冲动依然存在。除实体经济的优质投资渠道相对有限外,在2016年良好的销售业绩支持下,对市场份额的诉求也在推动着房企加大拿地力度。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