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上午,在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举行“强化市场监管,推动企业诚信,努力构建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新秩序”座谈会。凤凰安徽在现场了解到,合肥首次将企业信用等级引入了招投标中,提高投标企业诚信度。此外 ...
11月14日上午,在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举行“强化市场监管,推动企业诚信,努力构建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新秩序”座谈会。凤凰安徽在现场了解到,合肥首次将企业信用等级引入了招投标中,提高投标企业诚信度。此外,合肥严格实行标前、标中信息“双承诺”制,投标企业和评标专家投标前进库均做出诚信承诺,共有3万余家投标企业和7000余名评标专家进行了书面承诺。
在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关于信用体系对企业的影响,安徽水安建设集团经营部经理肖淑萍回忆道:“诚信好、信用等级高的企业,在投标过程中,价格还能获得优质优价。”合肥将水利行业企业的信用评价结构纳入评审范围,按照信用评价等级予以技术加分、商务标折价的优惠,而且信用分的高低也影响到我们投标人的排序。这不仅激励企业诚信经营,而且还能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净化市场,减少不诚信行为。
关于信用体系的建立,合肥市公管局党组书记李宏卓也做了解读。他表示,通过交易规则引导企业诚信竞争,实行建设工程和政府采购实行有效最低价评审办法,产权交易、土地拍卖等实行“有效最高价”中标的评审制度,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因素,保证了交易工作的公平公正。
同时,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引导企业规范竞争,合肥构建起以“三库”、“三网”、“九系统”为核心的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化管理和服务系统,全程实行网上留痕规范标准操作,网上全公开、网下不交易,实现交易信息应公开的全公开,应屏蔽的全屏蔽的操作规范。
对于失信企业和失信个人,合肥将开设统一的“信用管理”专栏,对违法违规企业及时在市公管局网、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公共服务场所电子屏“三网”同步发布“黑名单”,并按照“七天双公示”制度,对行政处罚信息在市级网站专栏中予以披露。同时牵头建立与广州、长江中游四省会城市的招标诚信体系合作和共享机制,推动建立“一地受罚,处处受制”的失信惩戒机制。
凤凰安徽了解到,合肥还将诚信状况纳入投标人资格评审内容,在招标文件中约定,对信用记分达到一定标准或者被相关行业管理部门暂停投标资格的企业,不得参加政府投资项目投标。对投标人被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被工商部门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被税务部门列入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及投标人或其法定代表人或拟派项目经理被检察院列入行贿犯罪档案的,不得推荐为中标获选人,不得确定为中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