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商务诚信公众服务平台28日正式开通,标志着上海探索建立以商务信用为核心的现代流通治理模式迈出重要一步。 据介绍,上海市商务诚信公众服务平台启动建设一年来,在全国率先应用商务诚信在线公众服务 ...
上海市商务诚信公众服务平台28日正式开通,标志着上海探索建立以商务信用为核心的现代流通治理模式迈出重要一步。
据介绍,上海市商务诚信公众服务平台启动建设一年来,在全国率先应用商务诚信在线公众服务系统,可在线查询企业商务诚信报告、商务信用电子地图、相关商务诚信标准、商务诚信指数以及内贸流通领域行业准入后行政管理目录,实现了政府信用信息与市场信用信息共享共用。
上海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商务诚信公众服务平台的经验是:依托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以各类市场信用信息子平台为支撑,注重资源整合,建立公共信用信息与市场信用信息交互共享机制。通过建立信用征信、评信和用信机制,逐步形成涵盖政府部门、市场化平台和第三方专业机构的信用信息,覆盖线上线下企业的综合性信用评价体系。
以酒类流通管理为例,上海市酒类专卖局将酒类流通纳入上海市商务诚信公众服务平台,建立信用监管“三清单”(数据清单、行为清单、应用清单),通过“酒业诚信通”移动应用对酒类经营户进行信用分类监管,实现了酒类流通全过程“信用+追溯”监管。
目前,上海市商务诚信公众服务平台已在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网络零售、家居流通、进出口贸易、大宗商品交易等领域,试点培育了10个市场子平台。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认为,商务诚信公众服务平台打通了政府和市场的数据壁垒,实现了多样化的数据融合,为打造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企业自治、社会监督的社会共治网,成功地迈出第一步,不仅可增强政府事中、事后监管的针对性、协同性和有效性,也有助于建立新机制,运用行政力量和市场力量对失信行为进行联合惩戒,进而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为充分发挥商务诚信公众服务平台的作用,上海鼓励各类市场经营主体、中介机构和消费者充分利用平台信息,辅助经营管理或消费决策,防范潜在交易风险,逐步实现流通领域全覆盖,形成“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机制,营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