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房地产政策重回楼市降低地产行业对各路资本吸引

来源: 2016-06-12 20:40:13

市场对刺激政策重回楼市表示出了高度的关注和不认可,资本市场压力持续上升,“聪明”的资金楼市套现后外流趋向明显。而要想使“转型、升级”能有实质推进,仅仅放弃房地产主导产业的定位远远不够,还需要切实降低地 ...

市场对刺激政策重回楼市表示出了高度的关注和不认可,资本市场压力持续上升,“聪明”的资金楼市套现后外流趋向明显。而要想使“转型、升级”能有实质推进,仅仅放弃房地产主导产业的定位远远不够,还需要切实降低地产行业对各路资本的吸引力,全力引导全社会重归实业。

自2014年四季度以来,地方政府迫于去库存压力,纷纷加大了对楼市的金融和政策支持力度。2015年楼市“双限”政策逐步放开,各地房地产市场普遍呈现了回暖局面,部分地区楼市再度上演火爆局面,不仅房价呈现久压后的报复性上涨,而且“日光盘”重现,开发商惜售现象再现,深圳等部分城市出现了报复性上涨,并再度引起楼市投机热潮,“恐慌性”购房现象又大面积呈现。

记者不解,前期一直宣称的楼市高库存压力怎么倏忽之间变成了房源不足?虽然中央政府再度收紧地产政策,并在多种场合表示不会回到楼市刺激的老路,尽管房地产政策得到了及时修正,但是房价在我国这二十多年似乎总是易涨难跌。从全国30城市住房周成交面积指标看,在经历春节期间的短暂回落后,周成交规模再度上涨,并迅速上升到历史高位,4月全国30城市住房周成交面积一度创下突破700万平方米的历史新高,5月虽有所回落但仍在高位,并显著高于正常年景的均值范围。

从成交量上看,受季节性因素和持续近4年的“双限”政策陆续放开影响,我国住房市场成交呈现逐渐增长态势。一季度宏观经济运行超预期低迷的情况,让各地“保增长”的压力空前增大,多地为此陆续出台了支持楼市复苏的新政,房地产市场不断受到政策利好提振。持续多年的高房价,也已让居民对高房价有了较强的适应力。从交易规模上看,当前的成交规模仍然超越正常均值范围。

2016年春节后,鉴于楼市限制政策放松后楼市的火热局面,各地对楼市政策重又收紧。但5月的房地产市场仍然延续了成交高位态势,并呈惯性上扬,当期成交达到历史新高。无论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房价数据,还是民间机构发布的各类房价数据,都表明各地的房价持续上涨态势并未停止。

房地产政策重回楼市降低地产行业对各路资本吸引力

5月,各地新推地块增多,“地王”现象再度频现,并创新高。无论是居民感受,还是统计数据,均表明当前楼市仍然处在“高烧”状态!最近的4月 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表明,楼市环比上涨的家数继续增加,达到了65个;同比一、二线城市涨幅继续扩大,三线城市由降转升。

显然,5月楼市成交仍然处于量价齐升阶段。2015年以来,楼市活跃度的重新上升,带来了房价的再度全面回升:先是一线的暴涨,继而是二、三线城市的跟随上涨。2015年12月,在滞后半年后,二线城市房价也呈现了同比上涨态势;2016年3月,三线城市房价同比也开始转正。从房价走势上看,一、二、三线城市间的分化态势开始削减,房价先后进入上涨模式,一线城市更是进入“恐慌性”上涨状态。对楼市,记者一直坚持以下观点:货币不收,房价难降。显然,中国货币过分充裕状态,使得楼市投资属性一直在房地产市场上占据重要位置,这使得存在扎实消费需求的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房价真是易升难降!由于库存压力的存在,二、三线城市整体上虽然呈现低迷态势,但从走势上看,全国房价的走势是一致的。

据《2016-2021年中国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介绍,2015年房价的再度上涨,客观上对经济转型压力增加不少。市场对刺激政策重回楼市表示出了高度的关注和不认可,资本市场压力持续上升,“聪明”的资金楼市套现后外流趋向明显。

记者一直认为,楼市“高烧”不退是我国货币存量过分充裕的结果,主要还是一种货币现象。我国地产市场在政策放松后不仅迅速恢复了正常,而且很快再度到达活跃状态,显然这种状况是我国楼市的投资属性和金融属性偏高的结果。在如此巨量的成交下,还有“去库存”压力,足见货币存量之充裕。

记者之前就认为,随着地产“大拐点”的到来,房地产行业繁荣周期已基本结束,因此未来成交量再上升的概率并不高。前期楼市对库存担忧的情况,导致了对地产行业刺激政策出台的变本加厉,楼市成交短期(1至3月)或能维持目前的成交水平。不过,成交规模拐点应该已到来。所以,当前楼市成交活跃的状态不会持续,下半年楼市的交易量或将会回落到正常区域下方;同时价格绝对分化现象将呈现。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经济增长动力由原先的“要素投入”转向“效率提升”(但还没进入“创新驱动”阶段)。正是这个转变阶段,导致了我国经济在较长期限内都将在“底部徘徊”,即经济“L” 型走势。“效率提升”意味着未来的经济变革将是“存量调整”型的。所谓存量变动,就是从旧经济中发展出新经济,是真正的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显然这与房地产外延扩张型的导向不合。另外,新经济在成长初期总是较为稚嫩的,而普遍、持续的楼市“高烧”,将直接推动全社会的商务成本,显然也不利于新经济的培育。转变模式、实现转型,是早在“十一五”期间就提出的目标,要想使“转型、升级”不继续成为口号,或者有实质推进,仅放弃房地产主导产业定位是不够的,政府还需要切实降低地产行业对各路资本的吸引力,全力引导全社会重归实业。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滇池柏悦预计今年3月开盘 公寓均价6000元每平


新浪乐居云南站 2012-02-29 17:30:42

保利宁湖壹号今年4月开盘 3月初开放项目样板房


新浪乐居云南站 2012-02-29 17:29:51

告别裸婚时代 昆明小户型公寓圆一个蜗居梦


新浪乐居云南站 2011-06-29 14:39:50

让楼市疯 地王后楼价暴涨成交畅旺


新浪房产 2010-12-24 15:57:36

台州“金九”楼市 乱花渐欲迷人眼


新浪房产 2010-09-20 16:30:49

厉政之下 广州个别楼盘一成首付揽客


广州日报大洋网 2010-04-29 16:52:16

五一房价不会大降 但软优惠将增多


广州日报 2010-04-22 00:46:42

北京近半楼盘二手房价滞涨


京华时报 2010-03-05 14:19:22

2009杭州楼市冰与火的两极演绎


杭州日报 2009-12-24 00:34:24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