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25日至今,被称为“史上最严”楼市新政的“沪九条”已满一个月,随着新政效果显现,上海(楼盘)楼市总体呈现“量跌价稳”迹象。 上海中原市场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沪九条”出台后,沪新房住宅市场日成 ...
自3月25日至今,被称为“史上最严”楼市新政的“沪九条”已满一个月,随着新政效果显现,上海(楼盘)楼市总体呈现“量跌价稳”迹象。
上海中原市场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沪九条”出台后,沪新房住宅市场日成交278套,比新政出台前下滑54.2%;住宅均价31631元/平方米,比新政出台前下滑4.9%。新政出台后,捂盘惜售现象有所改观,市场供应相当积极,为138.7万平方米,较新政出台前一月的40.8万平方米上升239.9%。
新政出台后,市场成交遭遇腰斩,成交面积为118.3万平方米,比政策出台前减少45.6%。从成交结构看,新政后市场刚需及刚改产品占市场主力,供应将近占7成。虽然高价产品推盘不多,但单个项目入市量非常大,房企快跑意图相当明显。新政出台后一月,成交量及成交金额虽有近50%的跌幅,但均价维稳,跌幅仅5.7%,相较于成交量及金额的跌幅,维持了先前对新政后市场“量跌价稳”的预判。
上海中原地产市场部分析师卢文曦表示,当前交易量已降至合理水平,政策给楼市降温效果相当明显。并且,限购在执行层面上做出微调,体现出调控人性化的一面。随着信贷政策执行逐步到位,调控效果还会持续显现,预计近半年会处于寻底过程中。成交量的低谷可能在7、8月出现,一方面,从历年调控来看,政策出台4—6个月后成交量触底,如2013年“沪七条”出台6个月后,成交量调整至最低点。加上7、8月本就是市场淡季,多因素共振,出现低点可能性较高。而从成交价格来看,预计低点可能出现在第四季度。
此外,“沪九条”实施一个月以来,各商业银行房贷受理量较1—3月平均水平回落超过50%。央行上海总部表示,针对市场形势变化和新情况、新问题,还将不断研究完善实施细则。据统计,按新政受理的业务中,执行首套房贷政策的占比由新政前的97%下降至89%,二套房贷平均首付款比例升至60%左右,二套房贷中购买普通住房的占比约为58%。外地户籍房贷占比出现明显下降,回落至11%。新政后,各银行自觉抵制房贷利率恶性竞争,首套房贷最低利率已按基准利率9折执行。
上海中原市场研究中心表示,“沪九条”出台后,整体市场趋冷,但并非没有热销产品。从活跃楼盘来看,市场接受度较高的仍集中在中小面积段、中低价位项目,有一定价格优势或性价比高的项目。同时,新政对于外地人购房累计满五年社保宽限到63个月,给市场注入一定信心。而随着“营改增”将在5月试行,其税收力度与营业税相比有减无增,会促进部分客户入市。目前,市场层面进一步收紧政策的可能性已经很小,政策明朗化下,也将使交易逐渐走出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