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参考报》报道,近日,上海、深圳先后发布楼市调控新政策,引发市场极大关注。大家更多关注了两地购房门槛的提高,笔者认为,更需要关注的是两地新政体现出的从供给侧调控楼市的思路。 此次政策调整主要原因 ...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近日,上海、深圳先后发布楼市调控新政策,引发市场极大关注。大家更多关注了两地购房门槛的提高,笔者认为,更需要关注的是两地新政体现出的从供给侧调控楼市的思路。
此次政策调整主要原因是多个一线城市楼市出现非理性上涨,监管旨在挤出房地产泡沫。两地楼市新政反映出,一线楼市调控的一大焦点在于从需求侧转到供给侧的新思路。
调控房价,控制需求端是短期之举,而调整供应端才是长效机制。目前在政策的持续刺激下,整体市场的分化仍在延续,但去库存任务最重的广大三四五线城市仍没有太大起色。从需求端刺激的政策还会频繁出台,但效果会越来越有限。这种情况下,调控最好从供给端方面加以努力。
在土地供应方面,在库存压力比较小的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和二线核心城市要增加供给量,以及中小户型的供给。在库存压力比较大的地区,要严格控制土地的供应,减少甚至停止供应。深圳楼市调控意见首先提出,要加强多渠道住房供应和住房保障,这是未来深圳楼市管理的新方向,也意味着深圳楼市调控从需求侧为主转向了供给侧为主。从中长期来看,随着收入增长、人口流入、城市转型升级,各类住房需求有增无减,单纯调控需求效果或有限。此次提出的“新增、盘活、更新、棚改”等四个渠道的新房供应,以及40万套保障房筹建、35万套的保障房供应,意在让楼市在供给侧全面发力,满足长期旺盛的居住需求,彻底缓解供求关系,构建房价逐渐稳定的基石。
楼市的供给侧改革,不仅仅是要消化房屋库存,更重要的意义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住宅产品,更好地满足人民的居住和生活需求。过去,我们的经济政策主要在需求端发力,现在,要在供给侧加大改革力度。主要是控制增量,调整土地供应节奏,增加土地有效供给;实施结构优化,增加高品质、有附加值的有效供给。有了高品质产品,才有住房消费。有了梧桐树,才能引来凤凰。
宁波市住建委解读
即将出台的“16条”新政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宁波市政府日前下发了《关于深化住房制度改革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份征求意见稿日前正式向社会公示,相关部门对出台的“16条”新政进行了解读。
从发布的内容来看,宁波楼市新政仍以去库存为主。宁波市住建委副主任诸国平介绍,库存总体还是偏高的一个状态,宁波目前全市还有超过9万套可售住宅,去化也要16-17个月。
《意见》明确,居民家庭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为20%。对拥有1套住房且相应购房贷款未结清的居民家庭,再次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普通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为30%。除此之外,继续落实税收优惠和购房、租房补贴政策。宁波市住建委副主任诸国平说,将去年出台的购房按契税额度50%给予补贴的政策,截止时间从2016年的6月30日延长至2016年的12月31日,并将商业办公用房购房补贴比例提高到80%。
《意见》还提到,要加大住房公积金对个人购房的支持,同时鼓励农民进城买房。《意见》提出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农村居民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拓展农民进城购房资金来源。同时,建缴住房公积金的农民工可以享受公积金贷款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新政鼓励房产公司出租存量住房。鼓励有条件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其持有的存量住房向社会出租,下一步将进行一定的财政补贴,来鼓励他们开展住房的租赁。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