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大公发布2016年全球银行业信用风险展望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6-04-06 09:51:08

  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5日发布了《2016年全球银行业信用风险展望》,对全球银行业信用风险发展走势作出分析和判断。   大公认为,2016年全球主要国家银行业信用风险将彰显差异性,超低利率继续构成困扰发达 ...

  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5日发布了《2016年全球银行业信用风险展望》,对全球银行业信用风险发展走势作出分析和判断。
  大公认为,2016年全球主要国家银行业信用风险将彰显差异性,超低利率继续构成困扰发达国家银行业信用风险的主要因素,使银行业可能长期处于低盈利、高风险的“新常态”。中美两个大国银行业稳健性将呈现相对运动,美国继续改善,中国则加速下行。
  就美国银行业而言,报告认为美元微幅加息对其信用风险影响有限,超低利率和二元监管则对银行稳健性构成主要威胁。大公判断,美联储启动加息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是复杂的,但总的来说在今年表现较为微弱。美国仍将在较长时间内处于极低利率和市场波动性刺激下的过度风险承担状况,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银行业中长期信贷质量。
  此外,2008年次贷危机后美国金融市场流动性风险并没有下降,甚至由于投资人结构的变化而呈加剧之势。美国银行业自身虽然受到严格监管,但金融市场的流动性风险将继续威胁作为整个金融体系中枢的银行业稳健性。
  针对中国银行业的情况,大公认为,2016年其信用风险的核心特征是不良资产加速上升。随着今年企业破产重组工作有望加速,大公判断在基准情形下2016年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将上升到2.7%左右,同时盈利或呈现零增长甚至负增长,资本充足率存在一定压力,这对于资本相对不足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影响尤其显著,中小银行在未来1-3年内资本补充压力增大。
  报告还分析称,利率自由化对中国银行业的信用风险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激烈的竞争压力将促使银行业进行各类将风险外部化的“创新”,整个经营模式向更高风险领域推进。为此需要监管机构未雨绸缪,在全盘思考中国金融业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做好银行业和中国金融体系发展的顶层设计。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优胜劣汰受阻 上市公司信用两极分化


国际金融报 2014-05-26 09:43:58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