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金融大省的广东,三农、中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这汪池水清不清,与金融“活水”密切相关。近年来,广东先后出台《关于印发进一步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 ...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金融大省的广东,三农、中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这汪池水清不清,与金融“活水”密切相关。近年来,广东先后出台《关于印发进一步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广东省开展农村普惠金融试点方案》《关于创新完善中小微企业投融资机制的若干政策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随着各项举措的落地实施,如今广东农村金融以及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已初见成效。
无论是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快速推进、基础金融服务稳扎稳打,还是小微企业融资体系不断完善、贷款增速稳步提升,在金融改革的有序推进下,广东将全力写好普惠金融这份答卷。
改善农村金融体系打通“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广东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已经有了较大改善,但农村金融固有的“高风险、低收益”的特点,依然制约着金融机构服务农村金融的积极性。同时,农村资金外流,“三农”金融服务不足,农民资产和生产要素缺乏流动性,农民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针对最为突出的粤东西北地区农村金融问题,去年9月省政府印发《广东省开展农村普惠金融试点方案》,在粤东西北地区启动农村普惠金融试点,并决定将开展普惠金融“村村通”列为推进广东农村金融改革、解决底线民生的一项重点工作。
普惠金融“村村通”计划从2015年起,利用3—5年的时间,在广东农村地区全面开展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和基础金融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普惠金融“村村通”,打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基础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推进城乡基础金融服务均等化,构建具有广东特色的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目前,各市、各涉农金融机构已积极响应,在粤东西北地区掀起了发展农村金融的新一轮高潮。
截至今年6月,全省20个试点县全部启动建设县级综合征信中心,建成使用县级综合征信中心17个;全部启动信用村建设,已创建信用村1963个,认定信用户近30万户,其中紫金、新兴、罗定三县已实现信用村全覆盖;全部启动乡村金融(保险)服务站建设,已建成服务站2980个,大部分试点县已实现乡村金融(保险)服务站全覆盖;全部开展乡村助农取款点建设,建成助农取款点4523个,安装取款设备6046台。
业务创新上,20个试点县已全部启动推广农村产权抵押担保贷款工作和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项目,14个试点县启动了“政银保”合作农业贷款项目,13个试点县启动了金融扶贫贷款项目。
改善小微融资体系打通实体经济“血脉”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如何改善小微企业融资体系,彻底打通实体经济的“血脉”?广东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截至目前,广东已出台了《关于印发进一步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关于创新完善中小微企业投融资机制的若干政策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对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进行了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随着各项举措的落地实施,广东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成效日益显现。2015年上半年全省小微企业贷款增加627亿元,小型企业贷款增速达12.8%,微型贷款企业增速达17.9%,远高于其他类型企业贷款增速。
从具体举措来看,广东主要从加强直接融资力度、完善间接融资体系、创新发展金融支小新业态三方面入手,改善小微企业融资体系。
在加强直接融资力度方面,从举办推动企业上市培训班,培育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强化政府对企业改制上市的服务等,广东一直在大力推动企业改制上市。截至上半年,广东共有境内上市公司420家。其中,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170家、创业板上市公司99家,境内上市公司总家数、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家数和创业板上市公司家数均居全国首位。
同时,推动小微企业“新三板”融资,大力促进和规范区域性股权市场建设也是一大着力点。截至6月,广东累计292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在全国名列前茅。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等三家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数超过6000家,实现融资金额近百亿元。而“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股权交易中心”的设立,也彰显了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
在完善间接融资体系方面,目前广东已支持各地引导财政或国有企业出资设立政策性担保平台公司18个,支持省再担保公司注册资本增加至28.1亿元,促成50多家融资担保机构与省再担保公司合作。
同时,作为首批试点的民营银行,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成为全国首家营业的民营银行;由广东省交通集团财务公司、广州农商行发起设立的珠江金融租赁公司、广晟集团财务公司、邮储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也已相继获批筹建。
那么,广东又是如何创新发展金融支小新业态的呢?主要是通过发展互联网金融,大力推动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发展。
目前,广州、东莞、揭阳和佛山南海已分别获批建设“三融合”试验区。其中,广州打造以科技金融为主的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以及土地、金融、产业资本“三资融合”创新发展的番禺节能科技园;佛山设立了30亿元金融、科技、产业创新融合基金;江门市则通过设立建行、中行、工行和融和农商行等4家科技支行大力推动科技金融工作。
继续加快完善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尽管广东在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方面已取得了不少成绩,但问题和不足依然摆在面前,如对金融机构支农支小的激励措施有待进一步加强;企业征信体系建设尚需完善,分散在各部门的信用信息有待进一步整合;以及小微企业融资依旧主要依赖银行信贷,融资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等。
为此,下一步广东将紧跟中央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导向,借鉴兄弟省市的经验做法,将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工作向纵深推进。
据介绍,接下来广东将整合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财税、风险补偿等一揽子激励优惠政策,构建商业银行与融资性担保机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共赢机制,激发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积极性。
同时将加快完善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逐步整合金融、工商、税务、司法等部门掌握的企业信息资源,构建全面统一的企业信息征集、信用评估和查询系统,打破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促进银企间的互信合作。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成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的江门市,今年又成功入选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未来计划以6亿元国家支持资金加39亿元市级配套资金,带动800亿元社会资本投入,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发展。
另外则是持续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培育、扶持有潜力的小微企业上市或挂牌融资,加强更适合小微企业直接融资的区域性股权、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大力促进风险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的快速发展,支持地方法人银行机构开展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业务,鼓励银行机构加大对企业债券市场直接融资的支持力度,多措并举提高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