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对于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效预防腐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兰州市早在2012年5月就设立了“工程建设领域项目和信用信息公开共享专栏”,但部分单位对此却有意无意地予以“忽视”, ...
工程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对于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效预防腐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兰州市早在2012年5月就设立了“工程建设领域项目和信用信息公开共享专栏”,但部分单位对此却有意无意地予以“忽视”,有些信息还停留在两三年之前。(6月25日《兰州晨报》)
信息公开是政府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事关满足老百姓的知情权与监督权,因此不仅需要全面公开,而且还必须在第一时间予以发布,这显然是一种相互尊重,做到这两点其实并不难,难就难在是否真心实意接受监督。
然而,某些单位或部门习惯了搞花架子,说一套做一套,口口声声要狠抓诚信体系建设,自觉接受公众监督,但实际做起来却不太情愿,具体表现在:一些信息严重滞后,迟迟不予公开发布,表面上看可能是疏忽了,实则有故意隐瞒之嫌。
谁都知道,工程建设领域容易滋生腐败,某些信息一旦公开,想吃回扣抑或权力自肥,势必增加了难度,因此,本应信息公开共享的专栏成了摆设,竟然出现了两三年都不更新的怪事,如此严重滞后的信息,对诚信体系建设无疑是一个莫大的嘲讽,损害的是某些单位或部门的形象与公信力,实在不可小觑。
从报道中得知,信息公开既有“难产”的,也有“早产”的,由兰州市城乡建设局发布的某房地产公司项目设计批复信息发布时间显示为“2015-08-20 14:09:52”,如此低级错误,就像超市里的某些食品,厂家为了害怕过期,于是出厂日期便被人为提前了,这究竟是一时疏忽大意,还是懒政的老毛病急性发作?
信息公开不是作秀,更不是权宜之计,任何“忽视”都是不可原谅的,谁慢半拍,谁超前发布,都必须受到严厉的问责,兰州市 “工程建设领域项目和信用信息公开共享专栏”不能名存实亡,6月25日前究竟能不能完成整改,公众正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