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楼市政策暖风频吹,温暖了不少房企心惊胆寒的心,利好房企去库存,也给房企们吃下了数颗“定心丸”。自2014年年末,限购限贷政策在除了一线城市的地区陆续松绑,之后央行降准降息,提高市场资本流动性,有 ...
近期,楼市政策暖风频吹,温暖了不少房企心惊胆寒的心,利好房企去库存,也给房企们吃下了数颗“定心丸”。自2014年年末,限购限贷政策在除了一线城市的地区陆续松绑,之后央行降准降息,提高市场资本流动性,有利于缓解楼市对资金的渴求。最近,利好楼市发展的相关政策还在持续释放,房地产市场有望迎来购房窗口期,楼市温和复苏可待。
楼市利好政策不断提振市场信心
最近,201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5年房地产政策将坚持分类指导,因地施策,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两会”楼市政策的出台,基本上给楼市政策定下了一个主基调。相比以往两会中提到的“加强楼市调控”、“抑制投机性购房”等行为而言,今年两会房地产政策不仅没有打压楼市的意思,而且要“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政府调控态度十分明显,要保障GDP7%的增速,当然不能单纯的依靠房地产行业,但是如果楼市出了大问题,那么一切都只会困难重重,雪上加霜。
公积金政策紧跟放开短期利好楼市去库存
3月2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表示,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发挥住房公积金的潜力。要进一步降低门槛,增加公积金贷款额度,简化手续,建立方便快捷的业务流程,缩短办理时限。各地要进一步采取公积金跨省、跨市异地支取使用的措施。使住房公积金在支持居民基本住房需求、改善民生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两会后,公积金政策松绑明显,除国管公积金、福建、济南、宁波等地已出台稳楼市政策外,山东、惠州、上海、广州等省市也正在酝酿出台政策,而值得注意的是北上广等在去年一直未有松绑迹象的一线城市也有放松趋势。降低公积金门槛、增加贷款额度等,有利于刺激刚需积极入市购房,短期内利好房企去库存,不过因为各地公积金积累不同,不少地区公积金额度告急,因此公积金政策恐难以持续,还需其他政策继续借力助推楼市复苏。
住建部四举措稳楼市、强监管
3月27日,国土部、住建部联合下发了《关于优化2015年住房及用地供应结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并提出四方面工作要求。亮点体现在:第一,住房供应偏多的市县住宅用地供应要减少直至暂停计划供应。这对三四线楼市而言,有利于消化库存,避免土地供应的继续增加而加大现有房企压力,不对对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估计有负面影响。第二,未开发房地产用地可转型利用。政策提出可调整土地用途,用于国家支持的新兴产业及养老、文化、体育产业等项目用途的开发建设。这如同给了房企多一条出路,土地用途更加灵活,房企可以转变土地用途,用于开发其他商业物业类型,即使不开发,直接出售也更容易出手。第三,商品房可作为棚改安置房和公共租赁住房房源。这政策之前有提出过,将直接有利于分房企去库存。第四,部门联合监督房地产市场。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开发和交易环节中的监管。联系当前反腐、楼市反腐,有必要从制度上完善对房地产行业的监管。
未来楼市复苏可期
相关数据显示,重点城市楼市成交量已连续4周环比增长。房地产政策层面的松动,对楼市的利好十分明显。除了现在已经出台的政策,还有后备政策可供选择。有消息称,央行正在测评房贷政策,或将下调二套房首付比例。部分银行已经决定降低首套房比例,从六成以上降低到五成。除此之外,未来也可以降低税费的方式,如在契税、营业税等方面给予适当减免,或能起到更大的连锁反应。一系列政策利好,刺激楼市加快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