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河地块流拍”、“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不动产登记向社会征求意见”,一周之内的三个热点新闻,都直接或间接与地产行业走势相关。捋顺背后的逻辑因果关系,或能管窥北京地产行业走向的草蛇灰线。 首先来看 ...
“孙河地块流拍”、“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不动产登记向社会征求意见”,一周之内的三个热点新闻,都直接或间接与地产行业走势相关。捋顺背后的逻辑因果关系,或能管窥北京地产行业走向的草蛇灰线。
首先来看孙河地块的流拍。流拍,固然有起拍单价和总价都较高的原因,但也反映出房企拿地更加理性。对于北京的国土部门来说,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对于前期拿地王、意图借此次土地出让炒作的“地主”来说,失落之情则不难想象。
优质地块流拍,在北京还是罕见现象。上一次出现流拍的宅地还是在三年前的2011年4月20日,当时顺义流标的两个地块甚至谈不上“优质”。尽管业内对北京土地市场后市仍持普遍性的乐观态度,但笔者认为,这次的流拍,依然堪称一个转折点:过去那个不计成本、“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北京房价的天花板,在一线房企眼里,或许已经若隐若现。
再看户籍制度改革。日前印发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中指出,将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改进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城市现行落户政策,建立完善积分落户制度。“按照总量控制、公开透明、有序办理、公平公正的原则,达到规定分值的流动人口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等,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
“严控人口”是近几年北京的一贯政策,作为“特大型城市”的代表,在户籍制度改革大踏步前进的背景下,北京依然延续了“严控”的思路,意味着北京新增购房人口的天花板,也隐约可见。对于楼市而言,过去十多年的城市扩容红利难以为继,未来的机会只在于城市升级带来的红利。
不动产登记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在本周也取得了突破。7月30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按照立法程序要求,将《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公开征求意见,是立法前最后一个动作。虽然不动产统一登记被认为并不直接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影响,但它的背后,是喊了多年“狼来了”的房产税。后者的最终实施,本质上来说取决于总体税制调整的路径和策略,而不动产统一登记的加速,意味着房产税的技术障碍,正在加速破除。这也使得购房者的观望周期进一步延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市场的房价上涨预期。这一时间表的明确,无疑也会促使一些空置二手房投入市场,这也构成了新房市场销售的另一重压力。
不动产登记和户籍制度改革,都是经年的旧闻,如今都有了实质性的进展,本届政府的改革决心和力度不容置疑。“调控”多年,北京楼市野蛮生长,收获了黄金“小时代”;而在不提调控,只明晰规则、让预期可见的当下,这一好时光却似乎“后会无期”。
几乎每天,都有新的城市加入取消限购的行列,限购政策冰山正在加速瓦解;而在北京,尽管市长王安顺表态“不会轻易放开限购”,但逐步回归市场,也是大概率事件。只不过,面对新的市场,房企真的做好心理预期上的转变了吗?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