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楼市经济低迷发展 家居行业将产生怎样的变革

来源:网络 2014-07-14 16:48:06

目前,国家宏观环境上的经济、政策等尚处于大调整阶段,房地产政策仍未落定,2014年对于家居行业来说前景仍不明朗。(图片来自网络)欣赏更多木门图片大品牌在整合资源方面的优势近三十年,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 ...

目前,国家宏观环境上的经济、政策等尚处于大调整阶段,房地产政策仍未落定,2014年对于家居行业来说前景仍不明朗。

楼市经济低迷发展 家居行业将产生怎样的变革

(图片来自网络)

欣赏更多木门图片

大品牌在整合资源方面的优势

近三十年,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家居行业也得到了高速的发展。但终于这种强劲的发展停止了下来,进入了行业的一个“寒冷期”。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影响。国内家居行业粗放型的生产模式,已不能适合发展的要求。

由于家居市场的体系巨大,家居行业准入槛低,致使品牌良莠不齐,“小作坊”式的家居企业众多,而这些企业因为文化、理念、资金、技术方面的欠缺主客观因素,导致自身只能凭借抄袭、仿冒等手段生产一些低质量的产品。随着消费者对于家居产品消费理念的日益成熟,消费者在选购家居产品时更加注重产品的品牌和质量,对决定家居产品内在价值的材质和建造工艺水平要求会越来越高。不少小型企业因为自身无法满足消费者日益变化的需求,而被淘汰出局。而行业内一下相对较大的品牌则能够通过技术设计创新,使得产品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大品牌在整合行业资源方面优势愈加明显,因此企业间并购现象开始浮现。

家居企业间的整合并购的好处

家居界内熙熙攘攘的“收购”大戏,让行业内的并购整合现象逐渐显现。家居企业间的整合并购,究竟会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好处,才让这些行业大佬敢于试水呢?

首先,减少企业间竞争。近几年,房地长行业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家居行业的火热。而大量资金、企业的涌入,更是加剧了行业内的竞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部分企业减少创新设计上的投入,因此也造成了目前行业内价格战、抄袭等部分乱象。而整合力度的提升意味着整个行业门槛的提高,一些品质相对较低的家居企业将会倒闭或被收购,由此导致企业数量的减少也必然会缓和当前的竞争局势。

其次,取长补短。吉盛伟邦由于定位高端,因此入驻的商家也几乎是家居行业的第一阶梯品牌,在业内有不错的口碑。在此次联手后,两巨头必将会对各自优势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可以相互补充、占领不同的细分市场,让家居流通行业的集中度迅速提高。对于其他细分家居行业的企业来讲,同样可以通过兼并其他企业,扩大自己优势,同时弥补不足之处,从而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获取更多的优势资源。

第三,企业规模效益的递增。兼并整合后的家居企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规模化的提升,则可以相应地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在人力成本不断上升、招工日益变难的时期,对属于传统劳动密集型的家居行业来说,这无疑是具有很大吸引力的。

第四,家居行业发展更为健康。目前家居行业的情况非常类似于上世纪的家电行业,“行业非常分散,但已经开始频繁出现并购事件,集中度会越来越高直至出现像家电行业苏宁、国美这样的垄断巨头”。对此,秦占学表示,从行业角度看来,巨头的出现有利于整个家居建材业的发展,“这意味着行业正在走向成熟,品牌商的利润率也能得到提升”。由于整合力度的提升意味着整个行业门槛的提高,除了淘汰一些品质较低的家居企业以外,剩余的企业则会在这种倒逼下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因此对整个家居建材行业而言,这算得上是件好事。

中小型家居企业如何应对变革

在国内每年超过一万亿产值的家居行业,没有一家企业所占比例能超过1%。这也说明了目前,国内家居行业内中小型企业众多的事实。在暗流涌动的并购潮下,众多中小型家居企业又该如何应对呢?

第一,抢占细分市场。当行业出现并购潮时,意味着行业集中度将会在几年内急剧提升。此时,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和竞争环境会变得更为复杂,按照竞争理论和实践,此时中小企业应该优先确立企业的竞争定位,结合企业优势有选择地进入某些细分市场,例如老年、儿童等家居产品细分行业。

第二,发挥灵活优势。企业应高度关注家居行业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并购发生后可能带来的行业变化,避开与行业领导者直接竞争。若不能避免且很难竞争获胜,应提前做好应对准备,甚至是主动放弃没有前途的主业,向其他相关业务转型。

第三,结成产业联盟。并购导致的结果是,行业内可能会出现市场领导者或者产业集中度提升,然而,中小家居企业很难在短期内提升企业的规模来应对这样的产业格局变化。企业可以通过产业联盟的方式来应对,一是结成松散型联盟共同参与市场竞争,以获取规模化的议价能力。二是参加行业巨头的企业内部产业联盟,为行业巨头做相关配套,与经销商、供应商结成战略同盟关系,协同研发、生产、销售等关键环节,共同应对家居市场激烈的竞争。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2010花溪之夏 花溪区房地产交易展示会举行


新浪贵州房产 2010-09-20 16:36:03

恒大全国八五折优惠 楼价多米诺骨牌或推倒


广州日报大洋网 2010-05-31 15:06:28

天津楼市上周成交平稳 房价小幅上涨


新浪天津房产 2009-09-28 16:58:14

地下几十米修地铁 地上汽车照跑


云南信息报 2009-08-24 17:26:18

陈广清:楼市春天还有多远?


陈广清的博客 2008-11-19 13:20:53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