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在实施的“限降令”波及杭州。根据杭州市相关政府部门的规定,从23日开始,如果商品房实际成交价低于备案价格超过15%,那么将通过技术手段限制网签。这意味着传闻中的“限降令”将开始实施。事实上,在过去 ...
多地在实施的“限降令”波及杭州。根据杭州市相关政府部门的规定,从23日开始,如果商品房实际成交价低于备案价格超过15%,那么将通过技术手段限制网签。这意味着传闻中的“限降令”将开始实施。事实上,在过去的一周,杭州不少降价楼盘的开发商被房管部门请去约谈,并被告知房管部门和物价部门将推出降价备案制度。(5月23日《钱江晚报》)
楼市“限降令”不是一个新鲜事物。比如,2011年上海市房管局明确规定:房价降幅超20%,需要重新备案。这被解读为全国首个“限降令”。显然,“限降令”是对楼市的不当干预,因为商品房不是保障房,也不属于政府定价商品,应该由市场来定价,政府任何限降行为都“越界”了。
杭州如今实施“限降令”更不应该。因为去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表明,不该行政之手干预的市场行为,行政之手不能“越界”;应该由市场配置资源的,要放权于市场。然而,杭州还是出台了“限降令”,并约谈了不少降价楼盘的开发商。在笔者看来,这不仅违背了市场常识,也违背了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
更重要的是,对当前楼市而言,“限降令”很可能会加剧市场风险。包括杭州在内的很多城市,之所以出现房价、成交量“双降”现象,不但说明房价过高,也说明供大于求。以杭州为例,按照当前的住房销售速度,杭州楼市的库存量去化大约需要25个月,远远高于近几年平均10个月的库存消化周期。因此有人认为,杭州楼市库存量突破了警戒线。
稍有常识的人应该知道,面对房价过高、库存过大的问题,唯一的解决办法是降价销售,让市场自行调节。这样,既有利于排除楼市风险,也利于开发商回笼资金,还能降低购房人经济负担。而杭州实施“限降令”,则意味着开发商降价受到政府干预,开发商生存更加艰难,购房人也不愿出手,这样,楼市库存量就会越来越大,泡沫越积越多,不仅楼市风险增大,而且也增加了金融风险和经济风险。
杭州实施“限降令”的目的或许是善意的,比如,为了稳定楼市和地方经济。但是,不能“越界”干预楼市,否则,楼市不是变安全而是变危险了。
即使说“限降令”起到了稳定楼市的目的,但只是把楼市去泡沫或者泡沫破裂的时间延后,并不是真正给楼市从根本上吃药、治病。让人最担心的是,民营经济发达、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杭州实施“限降令”后,可能效仿者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