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地方政府对楼市调控纠结:又想托市又想脱敏

来源:网络 2014-05-24 15:26:09

  限降还是不限降,其实不难甄别。最能让政策不被误读的方法是,不要对楼市价格出现的变动轻易表态,让市场自行决定楼市价格走势。但这一点,恐怕做不到。  据媒体报道,杭州市有关部门规定,如果商品房实际成交 ...

  限降还是不限降,其实不难甄别。最能让政策不被误读的方法是,不要对楼市价格出现的变动轻易表态,让市场自行决定楼市价格走势。但这一点,恐怕做不到。

  据媒体报道,杭州市有关部门规定,如果商品房实际成交价低于备案价格15%以上,将通过技术手段限制网签。这被广泛解读为“限降令”开始实施。23日,杭州市物价局、市住保房管局发布消息称,近期出台的一些措施不是限降,这些措施针对的是个别房企销售现场标示价格和申报备案价格、网上公示价格不一致,申报价格虚高,申报备案后随意调整价格以及发布使人误解的价格信息误导购房者。

  限降还是不限降,其实不难甄别。最能让政策不被误读的方法是,不要对楼市价格出现的变动轻易表态,让市场自行决定楼市价格走势。但这一点,恐怕做不到。杭州有关部门对“限降令”消息辟谣的依据,是报备制度。但是,辟谣只解决了“法无规定不可行”的疑虑,告诉我们现行措施有报备制度为依据。可实际上,报备制度也是4月份刚刚出台的。因此,人们并没有真正释疑:在杭州楼市趋于冷清之时出台的报备制度,又有何政策依据?其目的是什么?

  杭州有关部门给出的答案是,一系列措施是为了让楼市变动的价格透明。问题来了:是市场自行管理的价格容易透明,还是政府部门必须加以干预的价格更容易透明?开发商基于变现需要或缓解资金链紧张的需要,降价换量,巴不得市场里人人皆知,又何须过报备这一关?即使实际销售价格与报备价格不一致,降幅更大,那也完全是根据市场情况的随行就市之举,何必非要有关部门去判断,你降得对不对,帮你规定降幅?如果真的只是针对个别企业,实施正常的市场监管就足够,又何必出台普遍性政策?

  不能让人完全释疑,就不能摆脱一系列措施旨在托市的猜测。过去几个月,杭州商品住房成交量价齐跌。5月18日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在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杭州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跌0.7%,跌幅居首。尽管与楼市火爆时的涨幅相比,降幅很有限,但不排除有关部门担心由于市场预期改变,出现断崖式下跌,而以各种名目托市。

  又想托市又想脱敏,反映出地方有关部门对楼市调控的纠结。这或许是楼市调控处于混沌期的特有现象。今年两会提出了对楼市“分类调控”的概念,即一线城市仍需严格调控,其他城市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节政策,特别是库存量较大的地方。杭州尽管非传统概念中的一线,但多年来已是全国楼市领先指标的城市,如何定位其调控权限,看来还需详细规定,以免外界误读。

  但不管不同城市的情况有多少差异,楼市市况的立场有多么不同,在严厉的、一刀切式的楼市调控淡出,地方获得更多自主权后,有一条界线应该共同遵守,即不能不按市场规律行事,而执着于行政干预市场的惯性当中。不然,还有的是误读。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节水抗旱 保利云南置业在行动


新浪乐居云南站 2012-02-29 17:39:02

旅游地产要打特色牌转变模式 成安置业李董专访


新浪乐居云南站 2012-02-29 17:24:03

商业核心地铁物业 银海•尚御向幸福"冲锋"


新浪乐居云南站 2012-02-29 17:23:15

贵阳全面“围剿”违法建筑


贵阳晚报 2011-03-30 17:00:19

6月昆明二手房成交量萎缩 均价略降


昆明楼市网 2008-06-30 14:21:34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