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部署2014年工作时表示,要继续抓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和监管工作。会议传递出三个政策信号,更加注重分类指导、探索发展共有产权住房以及强化市场 ...
一年一度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部署2014年工作时表示,要继续抓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和监管工作。会议传递出三个政策信号,更加注重分类指导、探索发展共有产权住房以及强化市场监管。
据住建部会议表态,业内普遍认为2014年楼市调控将正式告别“一刀切”模式,延续十八届三中全会市场配置资源要点,宏观调控将更多发挥“市场”作用。“全国调控大方向保持不变,分城市实行差别化控制。”CRIC研究中心总结2014年楼市调控趋势时表示。
市场化是趋势 楼市调控告别“一刀切”
事实上,更多地以市场化导向来调控房地产,这在2013年的楼市调控中已见端倪。
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后,响应中央会议精神,多地就启动了“X+N”条的地方性楼市调控模式。除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悉数出台新政外,武汉、郑州、西安等二线城市也都出台了“阶段性”收紧政策,以期调节市场需求结构降温楼市。
然而,用“东边日出西边雨”来形容2013年房地产市场也许再适合不过了。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持续高烧,房企赚得盘满钵满的同时,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则因市场供应充足,楼市呈现量价齐平的态势。尤其,芜湖、温州、徐州等城市的楼市甚至一度处于“数九寒天”的状态,不仅市场成交持续低迷,房价还处于下跌乃至崩盘的状态。
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芜湖、舟山、温州、徐州等这些城市均出台了定向宽松的楼市措施,以适度刺激房地产市场发展。由此可见,楼市调控打破“一刀切”局面,政策呈现“因地制宜”的分化态势在2013年的楼市调控历程中已有体现。
其实,“注重分类指导”的“楼市区别对待”思路是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体会议公报中首先便强调,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CRIC研究中心在总结2013年的房地产市场报告中也分析指出,“新一届政府在经济领域的执政思路中,以市场化为导向在各个领域的改革中均有体现,房地产调控也不例外。” 回顾2013年历次政府重要会议,“调控”二字均未提及,释放的信号也是以更加市场化的手段来解决房地产的问题。
“市场化”以“大局为先”
然而,尽管“市场化”升级为2014年房地产市场调控高频词汇。但“市场化”也是有所节制的。近期广州关于房地产市场调控口径的反复便表明调控并非能充分市场化。
12月24日,住建部会议召开同日,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局长李俊夫表示未来将以建立住房长效机制为重点,加大住宅用地和普通商品住房供应,探索逐步取消限价、限购等行政干预措施。
然而,就在住建部部长姜伟新同日表态2014年从严落实北上广深限购政策后,广州方面就一改前天口径,表示将按照住建部的要求,严格执行限购政策。由此可见,或许,“市场化”距离当前的“疯狂楼市”仍有一段距离,而行政化措施仍在新一届政府调控楼市的日程之上。
对此,资深财经评论人朱大鸣表示,反对毫无道理的、随意干涉市场的行为这是普遍认同的。然而,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纯粹靠价格机制就能运行的经济,市场经济也并非万能。
“客观地说,对于房地产这样事关老百姓日常生活与企业生产运营成本重要商品,没有政府的干预是不可能的。”
然而,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则表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那么,限购退出楼市是势在必行的。以经济手段、市场手段代替行政化调控手段和措施是大势所趋。”
分析三中全会后的房地产市场调控趋势,张宏伟表示,“增加供应改变供求关系,税费手段改变市场需求结构”等市场化的调控手段将会更加突出,市场化的手段在房地产市场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将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