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京七条”暗示楼市调控新思路

来源:网络 2013-10-28 17:19:05

 楼市调控的沉默终于被打破。北京市政府上周出台“京七条”,引发广泛关注,各参与方都希望从中揣摩其内涵。如果说“京七条”代表了新一届政府的调控方向,那么与此前几轮调控相比,最明显的差异在于,重点从“调需 ...

 楼市调控的沉默终于被打破。北京市政府上周出台“京七条”,引发广泛关注,各参与方都希望从中揣摩其内涵。如果说“京七条”代表了新一届政府的调控方向,那么与此前几轮调控相比,最明显的差异在于,重点从“调需求”转向“调供给”。

  10月23日,北京市住建委召开发布会,出台“京七条”,其核心内容是“自住型商品房”政策。这一政策限定此类住房的价格低于同时段同品质的商品住房约30%,建筑面积以90平方米以下为主,五年内原则上不允许转让,五年后转让所得收益30%上缴政府。北京市计划今年向市场投放2万套这类商品房,明年投放5万套。

  近十年来,中国政府几乎每年都要出台楼市调控政策,但效果不是特别理想。无论是2005年的“国八条”还是2006年的“国六条”、2010年的“国十条”,都贯穿着一个思路—通过抑制需求来控制房价。抑制需求的办法无非是增加交易环节的税收、提高投机性需求的贷款首付比及利率,更激进的手段就是“限购”。同样,为了抑制土地价格上涨的速度,以前的主要思路是控制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来源,迫使房地产开发商在资金压力下减少囤积土地,并加速出售已经完工的房子。

  事实表明,通过抑制需求来控制房价,难以奏效。尤其是控制房地产开发商资金来源的做法,虽然能在短期内能抑制土地价格,但中长期看此举减少了住房供给数量,加剧了房价上涨的压力。

  从“京七条”看,新一轮房地产调控借鉴了这些教训,把重点转向了增加供给。

  新一轮房地产调控的又一特色,是关注地区间差异,发挥地方政府作用。过去的每一次房地产调控,都是国务院或建设部出台政策,然后由各地制定细则。而新一轮调控主要由地方政府唱主角。最先出台政策的城市是深圳,北京次之,估计上海、广州等几个房价上涨较快的城市也会有相应动作,而大多数二、三线城市则预期不会有新政出台。

  不部署全国统一的调控政策,是由当前楼市形势决定的。尽管从统计数据看,房价仍呈现全国普涨态势,但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上涨速度和幅度明显高于其他城市。从销售情况看,“北上广深”出现了“日光盘”,而不少三、四线城市的住宅出现了滞销。可见,地区间的差异决定了出台全国统一的调控政策已无必要。

  尽管此次调控借鉴了过往经验,但我仍然对其成效抱谨慎态度:

  一是,中国货币扩张仍然过快,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美国政府左右的,不是中国政府能够主宰的。只要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持续,中国货币快速扩张的势头就难以结束,房价当然难以控制。

  二是,不合理的土地出让制度。房价上涨与土地财政有直接关系。现行的土地出让制度规定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土地不能进入市场,只有地方政府才有资格出让土地。此项不合理制度导致地方政府成为土地的超级垄断者,土地价格一定是易涨难跌,房价当然就是水涨船高了。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广福郡花园将于3月开盘 届时将推92-139平住宅


新浪乐居云南站 2012-02-29 17:31:27

二沙岛15栋违建别墅开拆 后台很硬业主没露面


广州日报大洋网 2010-06-12 17:19:21

深圳小户型领军前海楼市率先“反弹”


深圳特区报 2008-11-28 13:03:02

6月昆明二手房成交量萎缩 均价略降


昆明楼市网 2008-06-30 14:21:34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