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观点:抬高地价还地方债与楼市调控南辕北辙

来源:网络 2013-08-28 23:11:15

因为地方债务偿还压力过大,近期多个地方政府酝酿上调基准地价。调整基准地价的权限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中,此举可能抬高未来土地出让底价,进而为地价上涨提供动力。通常而言,基准地价提高了,土地出让底价就有可能抬 ...

   因为地方债务偿还压力过大,近期多个地方政府酝酿上调基准地价。调整基准地价的权限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中,此举可能抬高未来土地出让底价,进而为地价上涨提供动力。通常而言,基准地价提高了,土地出让底价就有可能抬升。(《中国证券报》8月27日)

    如今“土地财政”早已成为一些地方的主要税源。有数据显示,最近几年土地出让收入占到了全国财政收入的约1/4到1/3;对于很多三四线城市而言,其土地出让收入能占到地方财政的一半。卖地也已经成为偿还地方债务的主要路径。国家审计署6月10日公布的《36个地方政府本级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显示,2010年底政府性债务大约有40%要靠土地收益来偿还,现在部分地区这一比例已经超过一半,地方政府债务偿还高度依赖土地收益;值得警惕的是,审计报告中的18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有17个承诺以土地出让收入来偿债,比例高达95%。

    无论是基于地方税源考虑,还是基于还债和“政绩”的考量,对于土地出让金这块“天价”税费来源,地方政府不但欲罢不能、无法割舍,甚至过度依赖。有专家说,一些地方政府才是最大的房地产商,低价拿地、高价卖地是地方政府赚取暴利屡试不爽的拿手好戏,“房价里70%是税费”的说法恐怕并非空穴来风。

    即便如此,有些地方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与贪婪不仅没有罢手,反而不断升级,不但年年在各地“缔造”地王,现在又纷纷酝酿上调基准地价,抬高未来土地出让底价,用心良苦地为地价上涨提供动力。地价的疯狂与抬高必然转嫁到房价里并推高房价,于是悖论呈现:一者,地价抬高,与中央楼市调控南辕北辙、背道而驰;二者,地方政府抬升地价为偿还地方债,无疑是让“房奴”买单。

    据新近公布的《房地产买卖行为与房地产政策》调查研究结果推算,我国城镇房价收入比为12.07,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高达25.25,而伦敦为6.9、首尔为7.7、纽约为7.9,相比这些国际大城市,我们的房价高到离谱。也就是说,对于房价国民已经不堪重负,最近中国社科院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85%的家庭没有能力购买住宅。”如今有的地方为了偿还地方债,执意抬高地价、间接推高房价,这让公众情何以堪?

    房地产牵动着中国经济的全局,房地产业已经绑架了中国经济,对此有人担忧:“现在资金几乎普遍倾向通过房地产这种行业赚快钱。这么发展下去,中国经济下一个30年在哪儿?”房价又何尝不牵动着公众的幸福感?面对畸高的房价,购房者沦为地方政府、银行和房产商的“打工仔”,活得又遑论什么尊严、体面和幸福?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恒大全国八五折优惠 楼价多米诺骨牌或推倒


广州日报大洋网 2010-05-20 15:37:13

万达董事长:地王多央企造 推高房价功不可没


广州日报大洋网 2010-03-05 14:18:35

绿城不缺资金缺时机 37.5亿兑现过江梦


新浪房产 2009-12-09 15:29:59

深圳小户型领军前海楼市率先“反弹”


深圳特区报 2008-11-28 13:03:02

6月昆明二手房成交量萎缩 均价略降


昆明楼市网 2008-06-30 14:21:34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