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上市公司逃离房地产 空城化或影响正常供给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11-10-31 09:55:52

持续一年多的严厉房地产调控已让不少地产公司感到冬天的寒意。梳理近一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经营方向可以发现,不少主营房地产的公司开始转营其他业务,非主营公司开始剥离房地产业务,而原计划进军房地产的公司则悄然停下脚步。   这种局面,仿佛是近年

  持续一年多的严厉房地产调控已让不少地产公司感到冬天的寒意。梳理近一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经营方向可以发现,不少主营房地产的公司开始转营其他业务,非主营公司开始剥离房地产业务,而原计划进军房地产的公司则悄然停下脚步。

  这种局面,仿佛是近年来外围企业大肆进入房地产行业的翻转,同时也引起不少人士的担忧,一是担忧上市房企跨业经营的风险,二是担忧房地产业“空城化”会影响到普通商品房的正常供给。

  “离场”现象越来越明显

  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10月19日发布公告称,将2007年、2008年在北京购置的两处房产微利出售,目的则是“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并支持与公司战略发展相关的业务”。无独有偶,福建水泥9月份公告也表示,以4474万元转让莆田建福大厦等多处房产。

  这只是近期“不务正业”公司剥离房地产业务的缩影,与此相应的是,更多的主营房地产上市公司开始转营其他领域。

  今年9月,北京华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拟出资5400万元收购深圳市隆兴投资有限公司所持陕西盛安矿业开发有限公司的90%股权。6月,莱茵达置业股份有限公司披露,拟在贵阳市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注册资金5000万元。随后,这家子公司便收购了贵州黔南华益矿业公司35%股权。

  据记者初步统计,今年以来,在内地126家主业包含房地产开发的上市公司中已有13家公司进入矿产行业,总投资超过29亿元,涉及铜矿、铁矿、煤矿、锰矿和金矿等矿产资源。如果算上去年早已转向的企业,进军矿业的上市房企则接近二成。

  还有一些原本计划进军房地产的企业,开始打起退堂鼓。

  国美电器9月27日发布公告称,将与全资附属公司鹏润、北京鹏润以及北京国美订立合营协议,设立物业公司从事物业开发及投资业务,但公告发布后,股价不断下跌,并创下两年来的新低。国美紧急召开董事会,10月3日便发布公告称,决定暂停该计划。

  此外,五粮液明确否认进入房地产领域,长虹、杉杉进军房地产领域也仅为总部大楼或商业地产,杉杉公司还表示,地产项目将单独运作,不会装入上市公司……房地产尤其住宅地产一夜之间似乎成了各大上市公司避之不急的项目。

  资本“趋利避害”反衬地产生态变局

  对于为何突然转投矿产,一些公司给出了坦诚的答案。华业地产在公告中表示,公司的房地产业务按计划稳步进行,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销售增速减缓,为了增强抗风险能力,决定在矿产资源开发领域开拓新的业务渠道,并致力于将其打造成公司新的、重要的利润增长点。

  同样转向矿业的中弘股份在半年报中表示,随着政策的不断深入,未来全国主要城市房价、购房者需求以及房地产市场结构调整等不确定性因素增多。预计2011下半年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不会放松,市场形势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房产销售形势不容乐观。

  据记者了解,国美公司开始之所以欲进军地产,是为“能获得合适的零售地点及控制其资金支出”,但后来的叫停,国美公司的公告中给出了部分原因:考虑有关物业合营企业的多项因素,包括物业项目的进行时间以及目前市场状况等。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江东禧瑞都精装6600元 或坚定购房者买房信心


新浪乐居云南站 2012-02-29 17:24:43

商业核心地铁物业 银海•尚御向幸福"冲锋"


新浪乐居云南站 2012-02-29 17:23:15

双汇劫:五百亿的隧道视野


21世纪商业评论 2011-05-19 14:26:02

贵阳全面“围剿”违法建筑


贵阳晚报 2011-03-30 17:00:19

二套房贷首付提高至50% 靠谱?


云南信息报 2009-12-24 00:26:33

天津救市新政利好初现征兆 楼市见政策性反弹


焦点天津房地产网 2008-11-18 13:35:57

6月昆明二手房成交量萎缩 均价略降


昆明楼市网 2008-06-30 14:21:34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