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个人购地风乍起 业内称个人拿地只是“插曲”

来源:南方日报 2011-09-30 14:57:30

土地出让市场近期无疑冷清,但仍然不乏亮点。不少品牌房地产企业,如中海、万科等已经动手在低迷行情下出手揽地。更值得关注的是,近期在部分城市,个人拿地的行为也屡屡出现。据了解,以这种方式拿地用于自身开发的可能性较小,大多转手出让。有分析认为

  土地出让市场近期无疑冷清,但仍然不乏亮点。不少品牌房地产企业,如中海、万科等已经动手在低迷行情下出手揽地。更值得关注的是,近期在部分城市,个人拿地的行为也屡屡出现。据了解,以这种方式拿地用于自身开发的可能性较小,大多转手出让。有分析认为,现时住宅领域受控,市场很多投资资金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渠道,低迷的土地市场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目光。

  以个人名义参与到土地出让市场的角逐,这样的现象过去在房地产行业中并不多见。去年沈阳出现的七旬老妇4.6亿元抢地事件,就在全国地产界引起了相当大的震动。而今年,这种情况却屡屡发生。据报道,今年4月29日,元锡市土地拍卖中,29块土地就有2块被个人拿下。在8月25日,上海的一场土地公开出让中,4个自然人也以1.1亿元的价格抢得一块土地。而仅在数天前,上海进行的最新一轮土地拍卖中,浦东新区高东集镇的商业地也被两个自然人联合一家投资公司以8100万元的价格竞得。今年,在北京、杭州等地都出现了个人拿地的个案,而且个人参与土地竞拍也越来越多见。

  住宅被控资金流入土地市场

  对于这种现象,深圳某房地产公司项目开发部的陈先生告诉记者,目前没有任何法律限制个人拿地的行为。“事实上,按照国家的相关法规的规定,境内外的公司、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都有拿地进行土地开发经营的权利。”陈先生认为,个人参与土地买卖事实上是非常正常的市场行为。“土地买卖跟其他产品交易一样,都需要一个公开透明的环境,个人买家的参与并且拿到地块,更能帮助这一市场合理化。”

  据陈先生分析,今年个人购地的频繁出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在限购的压力之下,投资资金找不到出路所导致的。“对比于住宅买卖,土地市场的回报率肯定更高,往往是几倍甚至十几倍,但投资风险也更大。”陈先生向记者表示,“在以往之所以比较少有个人参与到土地市场,原因是住宅市场环境很好,投资回报不错而且非常保险稳健。”现在,住宅市场被调控,很多投资型买家找不到其他的投资渠道,从而集资进入土地市场淘金。

  个人拿地只是“插曲”

  陈先生告诉记者,个人参与土地竞拍比较简单,只要募集到一定的资金以及提交相应的身份证明就可以参与,但组建开发公司却并不容易。因此,在他看来,这些个人购地行为在现时大多只是土地市场中的“插曲”。现在仍然没有出现个人购地后独立开发的个案。

  “按照规定,一般个人在取地之后两到三个月就要成立开发公司,对土地进行开发。”据陈先生了解,即使是包括去年沈阳轰动一时的4.6亿元个人抢地在内的其他独立自然人的购地案例,最终大部分都是由其他开发商接手或者联合成立公司开发。预计今年频繁出现的个人购地风最终也会以转手其他开发商收场。如果自然人购地后想自行开发建房,在法规上并不成熟,而且对于买家而言仍有不小的购买风险。“按照现行的法规,对于购房者购买了这一类型的物业后的权益如何保障并不清晰。如果施工出现事故或者产品出现问题,责任的划分仍然没有在法律上得到明确。”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滇池柏悦预计今年3月开盘 公寓均价6000元每平


新浪乐居云南站 2012-02-29 17:30:42

保利宁湖壹号今年4月开盘 3月初开放项目样板房


新浪乐居云南站 2012-02-29 17:29:51

旅游地产要打特色牌转变模式 成安置业李董专访


新浪乐居云南站 2012-02-29 17:24:03

版筑·后街周日推售200余间商铺 最低首付9.8万起


新浪乐居云南站 2011-07-27 17:07:57

昆明市中低收入租房或可提取公积金


春城晚报 2010-07-29 17:48:20

天津二手房惊现倒挂 六大二手房区pk新房


新浪天津房产 2010-06-30 00:55:4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