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住建部要求各地保障房必须在今年11月末以前全面开工,否则主要领导将被约谈或行政处分乃至降级、免职。这意味着,从7月开始的往后5个月里,广西24万多套保障房建设将要上演“生死时速”。目前保障房整体建设开工率不到
近日住建部要求各地保障房必须在今年11月末以前全面开工,否则主要领导将被约谈或行政处分乃至降级、免职。这意味着,从7月开始的往后5个月里,广西24万多套保障房建设将要上演“生死时速”。目前保障房整体建设开工率不到20%,这一“命令”能否如期完成?专家提出,不能只关注保障房开工率,还要关注竣工率、工程质量、保障房分配和退出等问题。如果只关注开工率,开工之后可以“磨洋工”,甚至出现假开工。
11月底前必须全部开工
针对目前保障房开工率低的情况,有网友认为:“29万套保障性住房,不能说没难度。但很多‘难度说’只不过是借口,如果不执行追责规定,逃避的理由会越来越多。”
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促进度、确保完成今年的建设任务,是下半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的29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是改善民生的标志性工程,各地必须按住建部的要求,开设绿色通道,确保在11月末以前全部开工。
该负责人说,保障房建设的有关信息将进一步公开透明。各地要按要求及时、准确公开保障性安居工程年度计划、项目开竣工进度等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在管理上,要健全动态监管机制,否则将按住建部的规定,进行问责。
“共有产权”加快资金回笼
很多市民表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保障房建设究竟能以怎样的速度推进,首要问题是要有资金上的保障。否则,资金无法落实,即便开工了,也有烂尾的风险。
记者了解到,保障房的产权成了地方政府“出招”的焦点。上海提出“共有产权”保障房建设模式中,“向保障对象出售一定的产权用以回笼部分保障房建设资金”。目前,除上海以外,江苏、福建、湖南、河北、山东等多个省市也都纷纷开始试点,这一招成为各地政府破解廉租住房建设中巨大资金压力的“救命稻草”。因为“共有产权”房销售能较快实现成本回收,以投入后续开发,并能有3%左右的利润。根据规定,政府可优先回购保障对象意欲出售的“共有产权”房,并提供给符合条件的家庭。在这样的运作模式下,地方政府也从中寻找到了提高保障房建设积极性的“动力”。
广西是否也会借鉴区外的这些模式?6月28日记者获悉,早在今年2月份,我区住建部门已经开始研究制定相关政策,目前广西有关开展保障房推行共有产权制度试点指导意见已经初步完成,待自治区审批后即可实施。
对此,记者走访的宾阳、钦州等地的住房保障部门表示,在廉租房、经适房等保障房当中,申请人可以先购买保障房的部分产权,比如20%或者30%,政府持有剩下的70%~80%。达到一定年限后,保障对象可以通过购买的方式,将政府产权部分购买过来,最终将这套房屋变成自己的产权房屋。这一举措既可解决保障对象的住房问题,又能回笼资金,不失为解决保障性住房资金紧缺的有效措施。
促进度更要重品质
为了确保完成住建部保障房开工建设11月份的“大考”,宾阳、灵山、钦州等地表示,目前正采取措施,加快保障房项目的开工进度。未来几个月,将迎来我区新建保障房项目开工的热潮。对此,很多网友表示,“萝卜快了不洗泥”,保障房建设这一重大民心工程,在建设“大提速”的背景下,不仅要看指标完成情况,也要看房屋品质。
对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表示,今年全区29万套(户)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已分解到各地,各市县住房保障责任目标已明确,各地正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同时,要建立层层负责的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责任制,严把建筑原材料和施工质量安全关。项目法人、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依法对建设工程质量负终身责任。
近期曝光的一些保障房质量问题,引起各方关注。有关人士认为,保障房是百年大计,地方政府和部门必须完善机制,强化监管,建立保障房质量投诉举报制度,对出现问题的建设方列入企业不良行为记录,与招投标、各类保证金挂钩。兑现保障房建设进度承诺的同时,仍需防范“进度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