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购、限贷、限价……政策越掐越紧,楼市忐忑难安。 近日,住建部有关负责人出席活动发言时表示,楼市调控下半年继续从严,企业应尽快调整价格、回笼资金,并考虑包括股权融资等多种筹资方式“活下去&r
限购、限贷、限价……政策越掐越紧,楼市忐忑难安。
近日,住建部有关负责人出席活动发言时表示,楼市调控下半年继续从严,企业应尽快调整价格、回笼资金,并考虑包括股权融资等多种筹资方式“活下去”。更有不少一线城市业内人士预测,第三季度将出现楼市变局。
下半年,政策将如何发力?
开发商:各种活动促销售
近日,记者走访了石家庄市的几个楼盘,发现不少项目在借节假日等搞一些促销活动,或推出特价房源,以期稳定和吸引更多客户。
在石家庄南二环附近一楼盘内,记者看到,当时有两三个客户在看房子,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每天看房子的有十几组客户,最多时二十几组,与之前每天四五十组没法比,“其实售楼部每个周末都会做活动,吸引客户到访,但是效果不尽如人意。听说有的楼盘到访的客户还没有我们这儿多。”
作为传统的楼市旺季,“红五月”并没有让楼市实现如往年一般的销售爆发,看房的市民数量持续下降,除少数城区低价楼盘外,我省各地的众多楼盘都已提前进入暑期淡季。
有楼盘销售人员表示,近期新房成交量持续走低,甚至比去年同期减少了两到三成。本报快乐购房俱乐部的调查显示,大多数为计划结婚或者想安家的刚需人群,投资型购房者则基本没有了。记者了解到,在石家庄,恒大雅苑为代表的一些楼盘,由于在房源以及营销上针对购房者预期做了适当调整,近期的看房、买房者并没有下降。而一些开盘较早、且无实质性优惠或者降价的楼盘,人气明显下降。
上周末,省城某开发商举办户外活动造人气,但100多个座位上只有寥寥不到30个观众。一家楼盘的策划经理告诉记者,由于近几天天气炎热,加上房价未降,几场活动都是人气不足,“看来还要加大力度才行”。
购房者:继续保持观望
自石家庄限购令出台以后,被限购的购房者自不必说,即使刚需一族也持币观望起来。因为他们对政策调控抱有很大希望,希望在限购的影响下,房价能有所松动。挣钱不易,能省则省。特别是一系列的调控政策陆续出台以后,购房者的观望情绪更加浓厚。
近日,记者走访了多家售楼部发现,除了开盘之日呈现出人声鼎沸的火爆场面之外,平时则可以用门可罗雀来形容售楼部都不为过。
“别说销量了,连看房的人也越来越少。”石家庄某楼盘的营销总监告诉记者,在严厉的楼市调控背景下,购房者难免存有房价下跌的预期,所以看房者的心态大多数显得淡定而从容。
“我们一家三口住着60平方米的旧房子,本来想换一套大一点的房子,但看现在的市场形势,再等等看吧。还有买二套房要首付60%,对于工薪阶层的我们,确实有些吃不消啊。”在石家庄东二环附近看房的李威先生如是说。
石家庄多个楼盘负责人也坦言,看房人气在急剧下降,平时在售楼部都看不到什么人。有些项目虽然组织了看房团,一次也能带来很多人,但要转化成为最终的购买力,还是很难。
政策:楼市调控将有多严?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被人称作是房地产行业的“调控年”。春节过后,限购加码、银行限贷、一房一价、首付提高、利率增加、银根紧缩……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相继出台,使原本火热的房地产市场尤其是商品住宅的销售一下子平静了下来。
此时,期盼房屋价格有所松动的购房者,观望情绪日渐浓厚,房屋销量明显下降。然而,先前一路上扬的房价却没有再降下来。
针对部分房企所谓楼市调控下半年可能放松的幻想,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在近日出席中国地产金融高峰论坛时泼以“冷水”。
秦虹表示,包括信贷缩紧等在内的调控政策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恐将是一个常态”,并告诫企业,此前房地产行业飞速发展的"拐棍"过度宽松的信贷环境、过度膨胀的住房需求、过快上涨的价格以及过度低风险盈利机会均已出现较大变化,企业不应抱有幻想,尽快调整价格回笼资金并考虑包括股权融资等多种筹资方式“活下去”才是根本。
与调控政策形成鲜明对比的事实是,房价似乎一直在坚挺。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的5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报告显示,5月,石家庄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较大,上涨了7.1%,在70个大中城市中涨幅位居第12位,而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的同比涨幅较4月扩大了0.3个百分点。
那么,针对这种现状,我省下半年房地产限购政策会不会继续从严?会不会推出新的楼市政策?
业内人士认为,我省已经出台政策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保障房将有力平抑市场。“如果需要,可能会对已有政策进一步加强。如收紧房贷,再次提高首付等。”业内人士王元说,如果真出现价格反弹,下半年国家可能会在金融政策上增加力度。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