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不能用经济适用房招揽教授

来源:乐居房产 2011-04-29 15:06:39

最近,看到一则高校的招聘广告,其中有关学科带头人受聘的“待遇”是:“提供120平米以上经济适用房购买房源,对外地受聘者学校提供120-150平米过渡住房两年。”   笔者对此疑问颇多:经

  最近,看到一则高校的招聘广告,其中有关学科带头人受聘的“待遇”是:“提供120平米以上经济适用房购买房源,对外地受聘者学校提供120-150平米过渡住房两年。”

  笔者对此疑问颇多:经济适用房可以提供给非“经济适用”者住吗?学校提供的经济适用房房源从哪里来?学科带头人(教授中的教授)也会住进经济适用房吗?

  众所周知,经济适用住房一般是指已经列入国家计划,由城市政府组织房地产开发企业或者集资建房单位建造,以微利价向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出售的住房。这种商品住宅具有社会保障性质,是国家为低收入人群解决住房问题作出的政策性安排。

  所谓“经济适用”,就是适合中等及低收入家庭的负担能力,说白了就是房价便宜。那么,谁有资格享受这样的便宜?显然是城镇中低收入群体,而这样的群体往往需要满足一些条件。以北京为例,居民购买 经济适用房,须凭所在单位或有关部门出具的家庭年收入在6万元以下的证明文件、本市城镇居民常住户口卡等,到开发建设单位办理购房手续。

  以类似条件来看,作为学科带头人的教授,恐怕很难列入“中低收入”,也难有资格享受这样的“社会保障”。而这则广告,恰恰以提供经济适用房房源作为招聘待遇,岂不是明目张胆违反国家相关规定?再者,学校又凭什么能够弄到经济适用房房源?纵然学校享有一定的经济适用房指标,为什么没有给那些真正符合要求的人?本来,媒体不只一次曝光,有些地方、有些人通过违规手段,大肆侵占经济适用房资源,造成极恶劣的社会影响。现在,学校公然拿“经济适用房”招揽教授,岂非冒天下之大不韪,显摆特权做法,加重社会不公?

  另外,从供求关系看,各地经济适用房的供给量,远远无法满足市民的需求,“僧多粥少”是一个普遍事实。因而,每到经济适用房投放出来时,中低收入群体便会竭尽全力去争取。如在北京,人们为排上号,自备食物帐篷,昼夜轮流排队的等候场景屡屡上演。在此情形下,教授享受经济适用房,无疑是侵占了本该由囊中羞涩的中低收入者享受的福利。这不仅会激起民众怨气,而且扰乱国家调控房价、提供社会保障的民生政策。如果将经济适用房作为奖赏之风一开,让高收入者堂而皇之侵占中低收入者的份额,公共政策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何在?

  经济适用房不是什么人都可以住的,也不是什么用场都可以派上的。学校为吸引人才,提供优厚待遇的方式很多,比如最简单的货币奖励,何必动用经济适用房资源呢?我们期待,以后高校的招聘启事里少一些这样的违规“待遇”。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节水抗旱 保利云南置业在行动


新浪乐居云南站 2012-02-29 17:39:02

广福郡花园将于3月开盘 届时将推92-139平住宅


新浪乐居云南站 2012-02-29 17:31:27

商业核心地铁物业 银海•尚御向幸福"冲锋"


新浪乐居云南站 2012-02-29 17:23:15

盛世弘强总价14亿拿下新区K23等三地块


新浪房产 2010-12-29 14:43:31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