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杨于泽:期待保障房军令状成为楼市调控杀手锏

来源: 燕赵都市报 2011-02-27 17:01:37

24日举行的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上,国务院保障性安居工程协调小组与各省(区、市)签订了2011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目标责任书,全国今年将建城镇保障性住房1000万套,中央财政补助超过1000亿元。   保障房建设一直是地方事务,

  24日举行的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上,国务院保障性安居工程协调小组与各省(区、市)签订了2011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目标责任书,全国今年将建城镇保障性住房1000万套,中央财政补助超过1000亿元。

  保障房建设一直是地方事务,现在由国务院以“军令状”形式向下分派任务,其中大有玄机。立下了军令状,地方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执行需要经费,中央给予补助,但大头还得自己想办法。军令状只认结果,地方领导“不成功则成仁”。对广大中低收入家庭来说,更多的保障房供应可期。

  房价疯涨,政府介入调控已经两三年。最初调结构,后来运用金融工具、开征房产税,今年初开始限购,一路走来,政府和民间都期待调控见效。人们期待政府祭出所谓“杀手锏”,能够一剑封喉。开始以为利率是杀手锏,后来又说房产税是杀手锏,但最终证明杀伤力有限。

  其实有关“杀手锏”的想像都错了,错误的根源是人们把房价飙升的病根搞错了。房价疯涨的真正原因,是住房供给过度市场化,政府住房保障职能缺位。正如任志强所言,如果政府把中低收入者的住房保障搞好了,剩下的由市场来解决,即使房价再高,也不用政府操心,事实上房价也高不到哪里去。

  现在国务院要各地立下军令状,保障房建设规模之大,中央财政投入资金之巨,足见政府调控房市的坚定决心。据说一些城市“地王”已开始大量流拍,显见市场对房市预期开始降温。而民众一旦看到住房保障有望,其购房冲动也会趋于理性,所谓中国人的购房偏好也有望扭转。

  即使各地立了军令状,其中仍有不确定因素。地方政府是房价疯涨的最大受益者,房价涨,政府可以多收税。房价涨带动地价涨,地方政府财源滚滚,修地铁建机场才有了资金保障。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近日坦承,“土地财政”占海南财政收入近6成。且不说建保障房本身就需要地方政府掏腰包,如果住房保障到位,到时候楼市不温不火,各地会不会“政府无钱百事哀”?

  房价调控牵动GDP,在中央强力推动住房保障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有必要降低增长预期。2010年多数省份GDP增长达到两位数,其中最高的超过17%,这种高增长部分源于如火如荼的房地产,部分源于卖地收入转化而来的投资。大建保障房,就是要让过热的楼市降温,其结果很可能是“土地财政”萎缩,地方政府投资能力下降,经济增长将随之收缩。各地如果放不下高增长,就不会真心实意把住房保障搞好,冒自断财路的风险。

  更关键的是,地方政府必须明白,“土地财政”行之不远,现在必须壮士断腕。社会财富大量用于建房、买房、炒房、屯房,其他消费不振,房地产泡沫已隐然成形,看一看日本经济停滞20年,可谓殷鉴不远。革掉国人的买房偏好,让他们把钱花在其他方面,政府正可以培育新税基,将来照样税源滚滚。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节水抗旱 保利云南置业在行动


新浪乐居云南站 2012-02-29 17:39:02

开发商假摔 房价高位徘徊


深圳特区报 2010-05-20 15:36:09

深圳小户型领军前海楼市率先“反弹”


深圳特区报 2008-11-28 13:03:02

68%网友认为南京楼市并未回暖 小阳春是短暂


焦点南京房地产网 2008-11-19 13:16:44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