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举行的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上,国务院保障性安居工程协调小组与各省(区、市)签订了2011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目标责任书,全国今年将建城镇保障性住房1000万套,中央财政补助超过1000亿元。 保障房建设一直是地方事务,
24日举行的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上,国务院保障性安居工程协调小组与各省(区、市)签订了2011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目标责任书,全国今年将建城镇保障性住房1000万套,中央财政补助超过1000亿元。
保障房建设一直是地方事务,现在由国务院以“军令状”形式向下分派任务,其中大有玄机。立下了军令状,地方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执行需要经费,中央给予补助,但大头还得自己想办法。军令状只认结果,地方领导“不成功则成仁”。对广大中低收入家庭来说,更多的保障房供应可期。
房价疯涨,政府介入调控已经两三年。最初调结构,后来运用金融工具、开征房产税,今年初开始限购,一路走来,政府和民间都期待调控见效。人们期待政府祭出所谓“杀手锏”,能够一剑封喉。开始以为利率是杀手锏,后来又说房产税是杀手锏,但最终证明杀伤力有限。
其实有关“杀手锏”的想像都错了,错误的根源是人们把房价飙升的病根搞错了。房价疯涨的真正原因,是住房供给过度市场化,政府住房保障职能缺位。正如任志强所言,如果政府把中低收入者的住房保障搞好了,剩下的由市场来解决,即使房价再高,也不用政府操心,事实上房价也高不到哪里去。
现在国务院要各地立下军令状,保障房建设规模之大,中央财政投入资金之巨,足见政府调控房市的坚定决心。据说一些城市“地王”已开始大量流拍,显见市场对房市预期开始降温。而民众一旦看到住房保障有望,其购房冲动也会趋于理性,所谓中国人的购房偏好也有望扭转。
即使各地立了军令状,其中仍有不确定因素。地方政府是房价疯涨的最大受益者,房价涨,政府可以多收税。房价涨带动地价涨,地方政府财源滚滚,修地铁建机场才有了资金保障。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近日坦承,“土地财政”占海南财政收入近6成。且不说建保障房本身就需要地方政府掏腰包,如果住房保障到位,到时候楼市不温不火,各地会不会“政府无钱百事哀”?
房价调控牵动GDP,在中央强力推动住房保障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有必要降低增长预期。2010年多数省份GDP增长达到两位数,其中最高的超过17%,这种高增长部分源于如火如荼的房地产,部分源于卖地收入转化而来的投资。大建保障房,就是要让过热的楼市降温,其结果很可能是“土地财政”萎缩,地方政府投资能力下降,经济增长将随之收缩。各地如果放不下高增长,就不会真心实意把住房保障搞好,冒自断财路的风险。
更关键的是,地方政府必须明白,“土地财政”行之不远,现在必须壮士断腕。社会财富大量用于建房、买房、炒房、屯房,其他消费不振,房地产泡沫已隐然成形,看一看日本经济停滞20年,可谓殷鉴不远。革掉国人的买房偏好,让他们把钱花在其他方面,政府正可以培育新税基,将来照样税源滚滚。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