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海西州差别化信贷服务农牧业成效显著

来源:中国金融网整合 2010-09-21 23:06:45

近年来,海西州各金融机构坚持服务农牧企业,成效显著。   各金融机构结合实际,不断探索创新服务中小企业、农牧民群体的信贷机制,大幅增加信贷投入,有效破解了中小企业和农牧民群体的“贷款难”问题。建立信贷风险补偿机

   近年来,海西州各金融机构坚持服务农牧企业,成效显著。

  各金融机构结合实际,不断探索创新服务中小企业、农牧民群体的信贷机制,大幅增加信贷投入,有效破解了中小企业和农牧民群体的“贷款难”问题。建立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协调州财政部门出资500万元率先在全省建立“海西州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协调省、各市县财政部门共同出资2100万元,在全州建立支农融资担保资金;格尔木市财政部门出资1000万元设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和4000万元的工业发展专项基金,主要用于贷款利息的补贴和风险发生时贷款本息的补偿。推行“提保基金+银行信贷+政府风险补偿”模式,将银行信贷与风险补偿基金有机结合,发挥了财政资金撬动银行信贷资金的巨大作用。

  2010年上半年,通过500万信贷风险补偿基金直接撬动了1.25亿元信贷资金的投入,间接带动新增贷款19.7亿元,其中80%直接投向中小企业。推行“信贷+保险”支农模式,将保险标的与银行信贷对象有机结合,既提高了农牧业生产防灾抗灾能力,又有效降低了信贷风险,实现了银行、保险、农牧民多赢的目的。2010年上半年,德令哈、格尔木两个试点城市共发放“信贷+保险”贷款998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农牧民春耕备耕及种养殖业的发展。推行“农村互助担保基金模式”,结合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和海西农村经济发展特点,以村为单位由村民自发组织成立担保基金协会,设立担保基金专款专用,为本村所有1万元以上贷款户提供担保。2010年,德令哈市三个自然村中已入互助担保基金154户,共缴纳担保基金15.4万元,共发放支农贷款387万元,有效地解决了农民贷款难问题。推行“中小企业联贷联保贷款管理模式”,以3至5家企业为一联合体,根据企业规模大小,确定500-1000万元的最高贷款额度,各成员对贷款风险承担连带保证责任,今年已展开试点。推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协调州劳动保障局出资设立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担保基金1500万元,撬动格尔木、德令哈、乌兰、天峻四市县涉农金融机构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984万元,为下岗失业人员、农牧民、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融资保证。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北京老赖限制消费 坚决对不诚信说“不”


东北新闻网 2016-01-05 11:00:15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