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杨红旭:楼市谨防投机者入市推高空置率

来源:新闻晨报 2010-09-08 14:31:06

楼市调控已经出现 “审美疲劳”。统计数据表明,8月份一线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量环比7月份明显增长,成交均价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市场中骚动不安的情绪越来越显性化。 不同研究机构公布的数据在统计口径上存在差异性,

    楼市调控已经出现 “审美疲劳”。统计数据表明,8月份一线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量环比7月份明显增长,成交均价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市场中骚动不安的情绪越来越显性化。

    不同研究机构公布的数据在统计口径上存在差异性,不过,在国家统计局的官方数据公布之前,基本上能够反映市场动态。比如,中国房产信息集团数据显示,8月上海新建商品住宅市场成交面积约为70万平方米,环比7月上升61%,平均成交价格在持续3个月下调后,重回到2万元以上,环比涨幅达5.8%。

    这种市场态势该如何定性呢?我认为属于恢复性反弹。问题的关键在于反弹将持续多久。

    本轮市场回暖,是在调控压力下进行的。说明有股潜在的力量支撑着市场,市场反弹的速度和高度与这股力量的大小有关。这股力量来自两方面:一方面自住需求势力大,尤其是部分刚性需求,只要看到楼盘有一定程度的优惠,就忍耐不住要出手;另一方面开发商依然比较强势,虽然说万科、恒大等大型地产商皆推出了促销措施,可更多房企则坚持不降价。

    从当前情况看,如果没有新的紧缩性政策出台,市场将按自己的规则持续反弹,延续到明年基本没有什么问题。成交量反弹在前,价格反弹在后。一旦大家对于市场反弹的预期达成共识,则投资投机性需求将也会大规模入市,届时,反弹的性质将由恢复性反弹转变为飙升型反弹。

    市场迹象表明,近期确有投资投机型购房者蠢蠢欲动,温州炒家的身影已重现个别楼盘;长期性投资购房需求也在上海多个热销楼盘中出现。仅有刚性需求,房价保持稳定,加入改善需求,则必然上涨,若涌进投资投机性需求,房价必然大涨。这是基本的市场逻辑。

    而最让决策层头疼的,正是如何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前段时间,银监会重申严控房贷,可对市场基本没有威摄力。9、10月传统旺季已经来临,随着成交量持续增长,房价会否显著上涨,已成为一个谜。假如出现报复性上涨,新一轮政策打压必定落下,而且依然会将矛头指向投资投机性需求。

     实际上,中央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绝非只是配合稳定房价的权宜之计。投资投机需求增多,意味着我国住房空置率还将继续攀升,而高空置率不仅是悬在房地产市场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而且还是浪费社会资源(尤其是我国人多地少)的一大罪证。近日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尽管对空置标准的认定有不同看法,也存在一些住户可能不愿意提供真实信息等困难,国家统计局仍将迎难而上,在相关部门支持下积极研究建立住房空置调查制度,还要在部分城市抽选一批住宅小区进行空置住房情况调查。眼下,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部分城市已经开始着手研究和推进这项工作。

    而耐人寻味的是,北京作为空置房调查试点城市的消息刚见诸报端,就有机构推出“空房管家”服务,包括定期上门“开灯放水”,甚至可以提供“业主身份扮演”服务,以应对相关部门的调查。由此看来,住房闲置调查,必将面临种种客观的和人为的阻碍。如何通过政策手段防住投机客,消除“投机有理、闲置无妨”的错误观念,对决策层而言依然会是一道难题。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重庆市内银行对二套房今起认房不认贷


重庆晚报 2010-06-07 15:32:46

绿城不缺资金缺时机 37.5亿兑现过江梦


新浪房产 2009-12-09 15:29:59

拆迁专家披露废墟致富内幕


武汉晚报 2009-12-09 15:19:26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