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政策真空+外资搅局:楼市前景扑朔迷离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2010-08-29 16:17:33

一方面是管理层多次强调房地产调控政策绝不放松,另一方面是房屋价格下调并不明显,多地楼市已现“阴转晴”的迹象,国际资本也在加速布局中国市场……新政4月后的中国楼市“迷雾&rd

 一方面是管理层多次强调房地产调控政策绝不放松,另一方面是房屋价格下调并不明显,多地楼市已现“阴转晴”的迹象,国际资本也在加速布局中国市场……新政4月后的中国楼市“迷雾”再起。

  8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江苏省常州市主持召开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座谈会时要求,各地要继续落实好国务院关于房地产调控的政策措施,切实增加住房有效供应,坚决抑制投机炒作行为,巩固调控成果。

  此前的13日,李克强在北京已就楼市做出了上述类似表态。高层领导8天内两次提及抑制房地产投机炒作,这在以往并不多见。至此,社会上流传的“调控见底论”似乎不攻自破。

  然而,近期市场上的种种迹象令人对楼市调控前景充满担忧。

  3小时揽金4.5亿!8月20日,“保利江上明珠”首期洋房开盘,便刷新了重庆楼市历年开盘销售纪录,被踊跃前来的购房者一抢而光。在业内人士看来,这间接说明了目前市场热度仍在。

  实际上,重庆的情况并非特例。来自多家券商的调查报告显示,最近两周,开发商的降价行为在减少的同时,北京、深圳等重点城市销量却出现了持续回升,楼市回暖迹象凸显。值得注意的是,国金证券指出,在深圳和杭州等城市的购房者中,除了刚性需求外,还发现有一定比例的投资性需求,部分楼盘更是出现了温州人团购的现象。

  “这和前段时间的政策真空期有关。当时中央没有新的措施出台,对楼市也一直保持沉默,所以有人猜测楼市调控可能因保增长而放松,买盘渐渐增多。”国内知名民间智库安邦咨询公司资深研究员陈业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分析,深圳、杭州等地方政府负责人,在不久前都曾谈到楼市调控影响到了地方财政收入,因此当地政府执行中央楼市调控政策的力度可能打了折扣。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易宪容也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目前调控虽有一定的效果,但由于一些政府部门给市场的信息是只能控制房价而不能大降,从而使各地的房价迟迟没有大的调整。

  1 1 无疑,国内楼市并没有因遭遇“史上最严厉的调控”而大幅下挫。在众多楼市“捧场”者之中,还有国外投资者的身影。

  8月23日,黑石集团同意向香港鹰君提供大量资金,以开发后者2009年在大连所取得的土地,建造豪华酒店和高档公寓。这意味着,全球最大的私募投资者将“借道”进入中国住宅市场。

  不仅仅是黑石,包括摩根士丹利、高盛、凯雷投资等众多国际投资公司均以不同形式进入了国内房地产业。另据商务部统计,从今年6月起,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外资资金同比增幅开始转正,并呈现迅速增长。

  有观察者担忧,目前宏观调控通过银行、资本市场收紧闸门的方式,压缩国内开发商资金之时,外资却在弥补房地产企业资金链的缺口,或将稀释地产调控效果。

  陈业告诉记者,这方面的影响很小。因为当前调控政策主要影响的是中低端住宅楼盘,从黑石等外资看,开发方向主要是高档公寓和豪华酒店,并没有去赌调控政策会放松的意思,算是顺应当前大趋势的一个操作。在他看来,来自国内的需求才是支撑房地产市场的主力。

  “购房(投资和自住)需求在新政出台3-4个月后,仍没等到预期的房价下跌,反倒担心年底经济下滑引发政策放松将导致房价进一步攀升。按如此趋势发展,短期内房价下跌将十分有限,下一阶段楼市量升价平甚至价涨的概率会比较大。”长城证券分析师刘昆指出。

  就调控政策,陈业认为,下一阶段应该还是以落实当前政策为主,像房产税这种猛药不会轻易出。重点城市的房价应该会有一个小幅回调,但中央也并不想让房价大跌,因为这会影响到财政收入和经济增长。

  不过,易宪容向记者强调,为促进房地产市场由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转变,必须坚持房地产调控不松懈,不要过于担忧调控可能会对经济增长放缓有影响。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一张图解读央行房贷新政


网络 2014-10-19 23:24:11

版筑·后街周日推售200余间商铺 最低首付9.8万起


新浪乐居云南站 2011-07-27 17:07:57

告别裸婚时代 昆明小户型公寓圆一个蜗居梦


新浪乐居云南站 2011-06-29 14:39:50

遗失房产证 土地证 补办需要七个月


云南信息报 2011-01-24 16:51:58

孟加拉国股市开盘跌8.6% 六分钟后停盘


新浪财经 2011-01-20 16:04:43

开发商假摔 房价高位徘徊


深圳特区报 2010-05-20 15:36:09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