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南宁灵马镇:群众尝到"信用"的甜头

来源:南宁新闻网 2010-08-26 13:57:48

“信用”能创造多大的价值?如果前往武鸣县灵马镇走一遭、问一回,当地的群众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信用产生的价值看得见,但望不尽!   在进入武鸣县灵马镇的公路路口,竖立着一块醒目石碑,上面

 “信用”能创造多大的价值?如果前往武鸣县灵马镇走一遭、问一回,当地的群众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信用产生的价值看得见,但望不尽!

  在进入武鸣县灵马镇的公路路口,竖立着一块醒目石碑,上面写着三个红色大字“信用镇”。2007年11月26日,广西第一个“信用镇”授匾揭牌仪式就在灵马镇隆重举行,成为广西金融部门认可的全区第一个“信用镇”。灵马“信用镇”的创建工作从2002年的信用村试点开始。在这过程中,灵马镇农村信用社以典型示范户引路,采取发放信用贷款证的办法,对持证农户实行优先贷款,简化手续,利率优惠的政策,以推动信用村建设。

  “我们最先选择了两个民风纯朴的村屯——清水村和坛昌村作为试点,发放贷款证,在村里设立协管员,后来发现效果很好,贷款回收率大大超过90%地标准。”武鸣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灵马信用社主任韦伟英告诉记者。

  由于收效良好,灵马镇信用村建设于2007年全面展开。2007年,由人民银行武鸣县支行和武鸣县信用联社组成的验收工作组对13个村和一个社区创建“信用村”进行验收,它们都达到了“信用村”规定的条件,所以灵马镇也被授予“信用镇”的称号。目前,全镇13个村1个社区都成为了信用村。而这个“信用”招牌为当地群众带来诸多实实在在的好处。

  截止2010年7月底,灵马镇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证5338本,授信金额4380万元,信用贷款额度由原来1万元提高到3万元,保证贷款从3万元到10万元,有90%农户得到信用社贷款。他们纷纷利用贷款发展种养,经营个体经济,大多走上了致富路。

  邓德昌想起第一次向银行贷款的事情就感慨不已。1998年,他向银行“借”5000元时还需要找人担保,而且手续繁重。2001年,他从镇供销社下岗后就做起了小生意,但是流动资金缺乏让他放不开手脚。后来,灵马镇创建信用镇,他只要拿着信用社派发的“绿卡”,就可以信用贷款3万元,而且不需要复杂的程序。多年来,邓德昌累计的贷款达300多万,创造了近四百万的财富,成为信用社的黄金客户。

  “我现在贷款很容易,但这和我平时守信用也分不开的。每到还款期,没有钱也会借钱还上,亲戚朋友也支持,我们是为了让信用生更多效益。”邓德昌说。

  据了解,灵马镇民风淳朴,居民善于经商,他们往往把“讲信用”放在很高的位置,这让他们在生产和生活上受益匪浅。

  另一方面,农民有钱了,又把钱存入信用社,也让信用社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对此,灵马镇农村信用社韦伟英主任深有体会——通过创建信用乡镇,农民的生产、生活等各方面的投资资金方面更加得到保障、融资比较顺利。创建信用镇以后,农户信用水平提高,人人都按期还贷,推动新农村建设。

  “2009年,我们放出去的贷款都全部收回,没有不良账目!”韦主任告诉记者。

  今年年初以来,灵马镇信用社已向2000多个农户贷款,余额达到4500多万元,贷款收回率达到98%以上;存款余额由2000年的1000多万元上升到12800多万元;全年10名员工将创利润350万元,名列全县农村信用社首位;而该镇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也达到4868元,比创建前增加2534元。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山东推最严举措遏制网上失信 设"黑名单"制度


山东广播电视台 2016-03-17 09:18:31

海南省居民可上网查个人信用


网络 2014-10-12 23:20:52

济南将发布“诚信红黑榜”


网络 2014-02-18 18:18:49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