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针对新形势下青年大学生思想状况的新特点,积极探索诚信教育新举措和新方法,实施大学生诚信教育“一二三”工程,改革创新,突出重点,诚信教育取得良好成效。 ——明确一个定位,将诚信教
西南大学针对新形势下青年大学生思想状况的新特点,积极探索诚信教育新举措和新方法,实施大学生诚信教育“一二三”工程,改革创新,突出重点,诚信教育取得良好成效。
——明确一个定位,将诚信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强化对诚信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一是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文化节。以校园文化建设年为契机,依托社团、网络、宿舍、社会实践基地、志愿者基地等阵地,通过开展“反思:大学生为什么要诚信”校园大讨论、“诚信校园行”主题短信大赛、西南大学年度诚信人物评选等系列活动,使诚实守信成为构成校园文化和校园文明建设的重要特质。二是将大学生诚信教育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任课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学习诚信评价和广大师生积极参与诚信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将理论与现实、语言与行动统一起来,做到言行一致、知行合一。三是通过校报、宣传橱窗、校园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多角度、全方位开展诚信教育宣传。开设“大学生与诚信守则”学习专栏,组织大学生宣讲团开展诚信教育主题系列宣讲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诚信环境。
——创新两大载体,推进诚信教育的制度化和常态化。一是在全国率先制定并实施《大学生诚信守则》(以下简称《守则》)。《守则》共12句120字,单句采用五言形式,分为总述、政治诚信、学习科研诚信、交往诚信、经济诚信、就业诚信等六个部分,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诚信规范。《守则》成文历时近四年,反复征求意见和修改,得到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国教育报》曾给予专题报道。二是开发并试行“中国大学生诚信教育管理信息系统”。该信息系统以诚信理论研究为基础,运用数据库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多种信息技术手段,为每位大学生“量身订做”一套“电子诚信档案”,重点考核评估大学生在考试、论文写作、申请助学贷款、学杂费缴纳以及择业方面的诚信行为,并把考核结果作为衡量大学生诚信度的重要依据。
——突出三个重点群体,增强诚信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在新生中开展入学诚信教育。在入学教育中开展“做诚信西大人,成国家栋梁材”的成人仪式教育活动,开展新生诚信自查活动,确立自我诚信教育起点;组织成立《大学生诚信守则》大学生宣讲团,深入学院、班级开展宣讲活动。二是在免费师范生中开展职业诚信教育。探索免费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新模式,引导免费师范生将职业生涯规划当成毕业设计来做,帮助他们树立终生从教的职业理想;选拔免费师范生组建“留守儿童志愿服务团”,参加重庆市留守儿童教育实验项目,切实增强免费师范生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感情;通过举办“优秀的人民教师”主题报告会、“诚信履约,做光荣的人民教师”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提高免费师范生职业诚信意识。三是在毕业生中开展就业诚信教育。学校将《大学生诚信守则》作为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就业指导课程,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教育作用;在毕业生中开展“诚实自荐,诚信履约”主题教育活动;举办“职场人生从诚信开始”系列讲座,引导毕业生遵守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将诚信理念贯穿职业生涯始终。
通过实施诚信教育“一二三”工程,西南大学学生诚信意识明显增强。“诚信立身、诚信做事”成为青年学生的共识。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