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小长假楼市又现捂盘现象,记者昨日走访市场发现,个别楼盘对外宣称的某种户型只剩一套房的说法,经过官方网站查验后证明还有多套未售。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楼市捂盘惜售现象屡禁不止?楼市供求局面在开发商的营销策略
今年“五一”小长假楼市又现捂盘现象,记者昨日走访市场发现,个别楼盘对外宣称的某种户型只剩一套房的说法,经过官方网站查验后证明还有多套未售。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楼市捂盘惜售现象屡禁不止?楼市供求局面在开发商的营销策略运作下变得略显紧张?业内人士呼吁,政府部门加大查处力度,让捂盘开发商付出更多违规成本。
明明还有九套却称只剩一套
昨日记者来到位于越秀区水荫路的一处楼盘,销售人员自称,目前该楼盘销售情况良好,均价维持在2.2万元/平方米,五一期间不会推出任何优惠促销措施。根据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公布的信息,该楼盘自今年初开盘以来共批准预售383套,目前已售283套,销售率为74.7%,销售情况尚可。
记者昨日表示希望购买该楼盘南座2号楼面积为50-60平方米的单位,销售人员却表示:“目前只剩下一套了,其他都是三房两厅的大户型。”销售人员还拒绝给记者出示销控表和价格公示信息。
然而记者在广州市国土房管局的官方网站阳光家缘上查明,该楼盘南座2号楼销控表上显示有32套单位处于可售状态,其中面积在60平方米以下的单位有9套,销售人员所称的“仅剩一套”的说法显然不符合事实。
类似的现象还出现在白云区某新开楼盘,该楼盘只拿出70套单位进入市场,而记者在阳光家缘网站上输入其预售证号码发现,楼盘项目信息栏显示的可售货量是90套。对此,楼盘销售人员表示,有五套是样板房单位,另外还有一部分单位因为实际测量面积和规划建筑面积存在出入,所以无法拿出来对外销售。
房管局将核查楼盘认购签约率
捂盘行为是政府部门多次强调要严查的房地产销售违规行为。国家住建部日前就重申,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将取得预售许可的商品住房项目在10天内一次性公开全部准售房源及每套房屋价格,并严格按照预售方案申报价格,明码标价对外销售。房地产经纪机构和执业人员不得采取内部认购、雇人排队手段制造销售旺盛的虚假氛围等。
然而开发商捂盘行为仍然在广州楼市时有发生。记者日前随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巡查楼市就发现,荔湾区中山七路与康王路的交会口一家今年1月底开盘销售的楼盘,虽然批准预售的总货量是242套,但首期只推出了84套大户型单位,存在分批次销售的现象。
广州市房屋交易监管中心主任史小明对此表示,楼盘应该公布销控表,此外市民在卖房前要看一看阳光家缘网站公布的预售信息,如果发现预售的房源和开发商现场销售的房源不一致,可以向监管部门投诉。
对于有的开发商以房屋已被认购为由拒绝销售的行为,史小明表示,“如果房屋被认购要提供认购书,政府部门会跟进相关楼盘的签约率,看看认购的房屋有没有转化为正式的购房合同,如果有相当数量的房屋没有真正签约,就要检查该楼盘是否存在捂盘问题。”
捂盘屡禁不止因为罚得太轻
广州房地产营销策划专家谢逸枫分析指出,“开发商捂住楼盘不卖,或者分批卖、少量卖,延长销售时间,制造热销景象,为的是实现短期内频繁涨价。自从2006年开发商囤房捂盘惜售哄抬房价种种行为暴露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各个部门一直就没停过喊打喊停,可惜基本上效果一般。
广东中原房地产项目部总经理黄韬认为,目前选择捂盘的开发商主要是想回避政策的冲击,由于近期调控政策接二连三出台,市场观望情绪渐浓,有些位于优势地段的楼盘宁愿封盘不卖,也不愿意调低价格促销,因为这些开发商仍然看好后市。但捂盘的开发商一般都是销售进度进入尾声的那一类,对于大批货量未售,等着回笼资金的开发商是不敢捂盘的。
“捂盘惜售为何屡禁不止,主要原因是无政策明确规定。”谢逸枫指出,目前没有任何政策、文件界定哪些销售行为该被视作“捂盘惜售”。所以许多房地产商认为,只要在预售许可证规定时间内开盘,都不能算作捂盘,减少推盘量、调节销售进度都是根据市场形势采取的营销手段。
黄韬则建议,政府部门加大对捂盘行为的查处力度,“目前的罚款标准只有1万-5万元,而开发商捂盘后提价赚的钱远远超过罚款数额。”他呼吁,政府可以禁止屡教不改的开发商进入市场,加大行政处罚力度。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