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后的楼市让人眼花缭乱。 一天内央企创出三地王后,调控政策便像雨点一样落了下来,似乎想要给炙热的楼市降降温。 3月18日,国资委宣布78家央企退出房地产。 3月19日,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宣布暂停热
“两会”后的楼市让人眼花缭乱。
一天内央企创出三地王后,调控政策便像雨点一样落了下来,似乎想要给炙热的楼市降降温。
3月18日,国资委宣布78家央企退出房地产。
3月19日,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宣布暂停热点地区高价土地的交易。
3月22日,国土资源部召开全国视频工作会,要求进一步加强房地产用地供应。
“这些政策都是之前‘国11条’的细化,未来还会有其他相关的政策出台。”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宏观调控政策的鼓点越敲越密,但楼市似乎已经迈入炙热的夏天,并不被宏观调控所动,其火爆程度超出许多买房人的想象,北京朝阳区望京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买房人胡小姐向本报记者抱怨,就在望京高价地拍出的第二天,中介告诉她,之前看中的一套二手房房主已将每平方米的价格提高至25000元,每平方米高出5000元。
上述案例并非个案,来自多个中介公司的信息显示,高价地正在不断推高地块周边二手房的价格,让买房人陷入恐慌当中,成交量也随之被不断放大。
“3月的第三个星期北京市二手房成交量比去年同期上涨近20%,楼市进入价量齐涨阶段,此时拍出高价地将继续推高人们对房价的非理性预期。”链家地产分析师张月表示。
恰在此时,北京市提出暂停热点地区土地交易无疑让市场多添了几分猜想,一些分析人士将其解读成地方政府进行土地调控的一个具体表现,但本报记者登陆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网站后发现,北京市并没有对热点地区的高价土地做出明确界定。
“我认为热点地区的高价土地是地段好、开发商争相购买的地块。”顾云昌表示,在当前楼市供不应求的局面没有改变,开发商看好后市的前提下,高价地客观上将推升高房价。
就职于北京某民营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徐先生对此表示赞同,他向记者表示,虽然拿高价地的都是央企,但确实给其他房地产商强烈的心理暗示,“房价还有上涨空间”。
本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基于高地价的房价快速上涨已经引发一些从业人员的担忧,上述接受记者采访的人士均认为,短期内房价上涨太快,将不利于楼市的健康发展,而对于未来房价的走向,多数人认为下降的可能性较小,将以平稳为主。
“在当前供不应求的形势下,开发商不差钱,并没有降价的动力和压力。”顾云昌说
高烧难退
地王频出,楼市火了,买房人却急了。
一天内拍出三地王的消息传出后,多位买房人询问记者,房价会不会更加难降。在一些门户网站的论坛上,关于房价涨跌的讨论也因此变得越发炙热起来。
“‘两会’后诞生后的北京地王,激起了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应。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可视为社会舆论反应的及时回应。”21世纪不动产分析师孟奇向本报记者指出。
长时间高烧不退的楼市似乎已经到了需要强制降温的时刻。顾云昌认为,无论是开发商和地方政府都需要冷静下来。
“虽然之前一揽子刺激楼市的调控政策将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但这些政策已经处在逐步退出阶段,未来新的政策将既有灵活性又有针对性,根据市场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他说。
种种迹象表明,土地供应方式正成为本轮调控的重点。
徐先生告诉记者,他和许多从业者已经明显感觉到中央政府调控的决心,他提醒记者注意,北京市在叫停热点地区土地交易的同时,强调以后的地块不再是价高者得,这在此前的多次调控中鲜被提及。
“土地招拍挂制度中的‘招’很重要,政府可以对竞拍企业资格进行设定,要求企业配置一定的保障性住房,拿地不再是价高者得。这说明政府希望运用多种手段平抑高地价,防止高地价推高房价。”顾云昌说。
孟奇认为,无论是78家央企退出房地产市场,还是北京市暂停热点地区土地交易,其初衷都是要防止高地价再次拉升房价。
“前者是央企廉价资金的主动式推动,后者是地段(热点地区)所决定的被动式推动。与前者相比,暂停热点地区土地交易,是一个权宜之计,这些土地一段时期之后终究还是要上市。”
孟奇担心,当前土地调控的关键不在于堵和减,而在于疏和增。堵住像资金来源更廉价的央企推高地价,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暂停热点地区土地的交易只是将矛盾后移。
事实上,与高价地频出相对应,很多一线城市的商品房供应明显不足。
“去年楼市销售的火爆,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商品房库存量减少到了历史最低点,商品房供求关系同样面临紧张的局面。如果商品房用地再受到限制,将导致商品房供不应求的局面进一步加剧。”孟奇呼吁,一线城市在确保其他保障房用地供应的同时,必须增加商品房用地的供应量,开发商不可捂盘,地方政府不可捂地,市场中的各方都应着眼长远。
而对于未来楼市的走向,多数业内人士均表示一定程度的担忧,认为仅靠现有的政策给楼市降温有点难。
“显然,现阶段的调控并非终点,依据市场变化,还将有新的政策出来。”顾云昌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楼市调控将是一个“走着瞧”的过程。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