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信用工程铺新路 携手共建新农村

来源:山东新闻网 2010-02-26 10:19:08

会议现场 2010年2月25日,在中央中号1号文件连续出台惠农政策的大好形势下,泗水县苗馆镇在马家井村隆重召开信用工程建设现场会议,县联社和苗馆镇党委政府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来自该镇的信用村、信用户代表和部分村支部书记参加了会议。

会议现场

    2010年2月25日,在中央中号1号文件连续出台惠农政策的大好形势下,泗水县苗馆镇在马家井村隆重召开信用工程建设现场会议,县联社和苗馆镇党委政府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来自该镇的信用村、信用户代表和部分村支部书记参加了会议。

    会上,向评定出的李庆振、罗超等二十户信用户现场颁发了贷款证,信用户代表和马家井村村支书作了典型发言,县联社副主任李本志同志通报了全县信用工程建设开展情况;苗馆镇政府副镇长王振海同志对全镇信用工程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此次会议的召开,是泗水县委、县政府及苗馆镇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助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此项活动的开展,必将为全县新农村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泗水县农村信用社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把信用工程建设作为推动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努力搭建服务“三农”的信贷支持平台,有效地解决了农民“贷款难”和信用社“难贷款”的问题,实现了富民、强社和改善当地金融生态环境的“多赢”目标。止2009年12月底,全县信用户达到44191户,比年初新增5964户,占比为29.84%,授信总额为180149万元,新增授信39300万元,用信总额为104504万元;组建大联保体贷款 27个、授信额3688万元,信用村达到215个,信用乡镇3个,占比分别为36.38%和23.08%。

   (一)完善信用评价体系。结合自身实际,泗水联社社制定了《泗水县农村信用社评选信用村、信用户、信用乡镇实施细则》,明确了标准和工作程序。在信用评定过程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首先成立由客户经理、村支两委成员和群众代表组成的村级农户信用等级评审小组。在深入进行政策宣传和发动的基础上,由农户自愿提出申请,评审小组先行对农户的信用等级提出初步意见,评定小组最终确定农户信用等级后进行张榜公示接受监督,对经公示无异议的颁发信用户匾牌,对于信用户达到规定比例和无陈欠贷款的行政村命名为“信用村”,并以农户信用档案为基础,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分标准。

   (二)大力推行“阳光信贷”。首先是公开办贷,通过设立信贷服务大厅或服务专柜,公开办理信贷业务,实行“阳光操作”,面对面服务。其次是公开信贷政策。包括贷款种类、期限、利率、对象、方式以及借款人应具备的条件;公开操作流程,对已办理的贷款情况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并向社会公开信贷服务人员的姓名及联系方式,公布投诉电话,及时反馈处理结果,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三是落实服务承诺制度。结合当地实际,规定每种贷款申请的调查、审查、审批以及答复、办结时限,实行限时承诺服务。

   (三)落实优惠政策,让利于民。目前,苗馆镇已评定信用村15个、信用户2420户,仅2009年度就向信用村、户累计发放贷款6200余万元,通过落实优惠政策,对信用村户贷款实行10%的利率优惠,仅此一项就为全镇农户节约资金近380万元。作为马家井村来说,目前发放贷款600余万元,作为信用村利率优惠就为全村农户节约资金近30万元。

   (四)建立形式多样的信用担保体系。一是推动现有担保企业向农村拓展业务,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流动资金需求提供担保。二是逐步建立以政府资金为引导,多方参与的农业担保机构。充分发挥“公司+农户”、“协会十农户”等模式的积极作用,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与个人资金投入,推动建立以农村经济主体为服务对象的各类担保中介机构。三是继续推动和完善“农户联保”、“大联保体”等农村互助担保组织建设,积极探索适应农村经济特点的新型担保方式。

   (五)健全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通过建立农户信用档案,将信贷约束与行政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要求有机结合,使信用优良的企业和个人在贷款发放、办理程序、执行利率等方面享受优惠和便利。对于原来评定出的信用农户、信用村庄、信用乡镇,根据动态管理的原则,落实年检制度,不搞“终身制”,经年检符合条件继续保留,不符合条件的强制取消,收回授信额度,停止发放贷款。同时加强对守信典范与失信典型的宣传或公示,引导农村经济主体增强信用意识,培养良好的信用行为。

    信用工程建设的有效开展,不仅增强了农户的信用观念,而且促进了农村信用关系的改善,也密切了与地方党政和农民的关系,激发了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信用社工作的积极性,得到了地方党政的赞誉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的欢迎。特别是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推广,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贷款难问题,密切了信用社与农民的血肉联系。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诚信将跟升学就业挂钩


互联网 2017-07-04 15:00:41

盘点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十大看点


中新社 2016-03-07 15:25:56

2014年,谁上了银行黑名单?


网络 2014-05-15 21:59:13

发改委央行牵头建国家信用体系


网络 2014-05-09 22:11:19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