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贸市场诚信计量惠民工程是成都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项目之一,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全市质监系统认真为民办实事,市场计量秩序根本改变,短斤少两计量违法行为被有效遏制,诚信计量惠民项目取得了显著成绩,得到了国家质检总局、省检查组、市人大代表
集贸市场诚信计量惠民工程是成都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项目之一,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全市质监系统认真为民办实事,市场计量秩序根本改变,短斤少两计量违法行为被有效遏制,诚信计量惠民项目取得了显著成绩,得到了国家质检总局、省检查组、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市民代表、消费者的各方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据通报,截至11月底,我市中心城区、高新区、14个郊区(市)县所在地,以及部分郊区(市)县乡镇的214个固定集贸市场实现了计量规范达标,其中84个固定集贸市场被评定为“先进诚信计量市场”,超额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继续实施对计量器具免费检定,全年完成了两轮周期检定,检定计量器具56131台件,集贸市场交易中占80%的非法杆秤和严禁市场交易用的家用弹簧度盘秤基本淘汰,由统一配置的电子计价秤、法定弹簧度盘秤替代,确保了计量准确可靠。
省检查验收组
高度评价成都计量惠民工作
2009年11月24日,省检查组莅临成都,检查验收我市计量“四个走进”工作,对成都市委、市政府“关注民生、计量惠民”项目给予高度评价。
市质监局从2008年2月根据国家质检总局部署,启动了“关注民生计量惠民”和计量工作“诚信计量进市场、健康计量进医院、光明计量进镜店、服务计量进社区的“四个走进”的两年计量工作规划。11月24日,省质监局“关注民生,计量惠民”的“四个走进”第四检查组莅临成都,对成都市的计量“四个走进”工作进行了检查验收。
现场检查前,检查组听取了成都市两年来“关注民生,计量惠民”和“四个走进”、“整治作弊电子秤”的专题工作汇报,查阅了相关执行文件和工作绩效支撑性资料文本档案。检查组一行到位于我市高新区和平综合菜市场、向阳眼镜店、青羊辖区的成飞公司职工医院、温江区凤溪大道城西大市场等单位进行了现场检查。检查组边查边询问,认真仔细的对各接受检查单位在用计量器具的周期强制检定执行情况与合格明示标志、登记台账、计量制度运行效果;向消费者明示在用计量器具执行法定计量检定严格确认监管等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
在检查情况意见交换会上,检查组组长高度评价成都市“关注民生,计量惠民”的“四个走进”工作绩效显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问政于民”,将“关注民生,计量惠民”纳入地方“民生工程”,严格督察考核,体之民情,遂民之愿;质监部门与相关职能部门联动共创形成计量监管长效机制;成都“关注民生,计量惠民”的“四个走进”绩效显著,令人振奋。特别是市委、市政府“民生工程”奋斗目标“推进集贸市场诚信计量体系建设”工作,从人性化、常态化、长效性在全市创建集贸诚信计量达标市场,其理念和工作模式在全国可属最佳;医疗卫生计量工作依法规范坚持二十年不松懈的建立医疗卫生计量保证体系,管理到位可喜。
代表、委员盛赞诚信计量惠民工程
12月24日,市质监局组织邀请11位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市民代表对市委、市政府2009年为民办实事项目——集贸市场诚信计量民生工程完成情况进行现场参观检查,代表委员们在实地参观走访后,对该项目的实施情况给予了高度评价,表示非常满意,认为该项目真正实现了诚信计量惠民利民。
代表、委员们先后到成华区万综农贸市场、武侯区龙湾市场进行了实地参观、走访考察,与农贸市场的主办方、场内经营户、消费者进行交谈,了解各方对实施集贸市场诚信计量民生工程的看法。在随后举行的座谈会上,市政协委员林明说:“我已经10多年没去农贸市场购物了,到这两个农贸市场实地看后,改变了我对普通农贸市场的印象,这些农贸市场很规范,从现代企业管理的标准看,已达到了很高的标准,政府抓这项工作很得民心,实实在在为市民办了好事。市场内的计量消费纠纷投诉率从30%降到0.02%,这充分说明,通过诚信计量实现了农贸市场公平交易,实现了和谐消费、放心消费。”市人大代表刘林说:“看了两个市场,我印象很深,计量管理很规范,让我们很放心,对计量器具免费检定,质监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的成效也很明显。希望做好长效机制的落实,同时对边远及城郊结合部农贸市场诚信计量的管理。”
集贸市场计量规范达标 超额完成
2009年,成都市质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相关文件精神的要求,认真组织政府民生工程目标的实施,推进集贸市场诚信计量体系建设。根据原则定位,市五城区、高新区和14个郊区县县城城关的202个集贸市场纳入计量规范达标目标监管范畴。经全年不懈努力,全市202个固定集贸市场分别在11月中旬前全面计量规范达标,达标率100%。其中82个市场被评定为“先进诚信计量市场”,占市场总数的40%;120个市场评定为“诚信计量达标市场”。圆满完成了市政府“民生工程”推进集贸市场诚信计量建设的目标任务。此外,根据市委、市政府加快城乡统筹一体化建设的工作精神,对全市郊县的重点经济大镇、旅游重镇、灾后重建市场采取定位重点打造的工作原则,在12个市场同步推进了集贸市场诚信计量建设的计量规范达标,共计214个固定集贸市场实现诚信计量达标,超额完成了任务。
诚信计量集贸市场七要素
市质监局制定了2009年《关于深入推进诚信计量体系建设的意见》。确定了集贸市场诚信计量监管标准的7个基本要素:一是市场实现计量器具统一登记造册编号、统一组织准确检定和维修、统一显著的检定合格标志、统一喷印或张贴市场标识、统一编号后使用的“五统一”管理标准;二是禁止使用家用度盘秤,水产、熟食、干杂交易不使用木杆秤;三是市场交易中商品标价、信息公布等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四是配置标准砝码和公平秤;五是建立计量巡查制度;六是建立计量纠纷解决制度;七是设置计量公示栏。
落实计量监管层级责任
明确了监管层级责任。落实市场主办方管理和经营市场的主体责任;市场主办方建立计量管理制度,设置计量管理人员,对市场计量工作开展常态化和经常化的全面管理;市场主办方统一管理市场中使用的计量器具,每日巡查使用计量器具情况,解决计量投诉和计量纠纷,处置计量违法行为;市场主办方按照“诚信计量达标市场”或’先进诚信计量市场“的必备台件建设市场;质监部门主动指导和督促市场主办方建设“先进诚信计量市场”和“诚信计量达标市场”定期对固定集贸市场进行计量抽查,帮助和协调市场方解决在计量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查处市场中的计量违法行为。
严厉打击短斤少两
全市质监系统加大短斤少两打击力度。针对集贸市场电子秤作弊违法成本小、具有一定技术含量、屡查不止等特点,组织计量执法人员和计量技术人员联合行动,明查暗访,捣毁“黑心秤”窝点,破解电子秤作弊方法。出动执法人员860人次,车辆262台次,没收集贸市场不合格计量器具182台,查处破坏计量准确度的计量违法案件75起,罚款10万元。
全市固定集贸市场
100%配置公平秤
在日常监管方面,各区(市)县质监局牵头,街道办事处共同参与,市场主办者、经营户、消费者解决配合,坚持每周、每月计量巡查和抽查,每季度全面覆盖性检查,加大了集贸市场常态化计量巡查巡检力度。各集贸市场专(兼)职计量管理人员坚持市场日常巡查工作,及时解决计量问题,全市诚信计量建设监管做到了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各区(市)县全年共抽查集贸市场1786次,市场覆盖率100%。抽查中对存在的问题对市场方和经营户给予了面对面指导和纠正。全年免费培训市场计量管理人员360人,市场计量管理人员配备率、培训率均达100%。全市固定集贸市场配置公平秤258台,标准砝码241套,配置率均达100%。
成都集贸市场
诚信计量模式全省推广
6月24日,省质监局在成都市成华区万年综合市场召开全省集贸市场计量监管现场会,向全省质监系统推广“成都集贸市场计量监管模式”;山东淄博市、浙江宁波市、江西南昌市、我省攀枝花市、凉山州和上海市的质监局分别组队到成都考察学习“集贸市场诚信计量活动成都模式”;国家质检总局领导多次视察成都市集贸市场诚信计量体系建设工作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
探索集贸市场诚信计量长效机制
据通报,今年对全市固定集贸市场和乡镇集散性集贸市场计量器具继续实施免费检定。全年完成了两轮周期检定,免费检定在用计量器具56131台件,周期检定执行率、计量器具受检率、在用合格率均达100%,为经营户节约检定费用640余万元。全市计量器具受检率、在用合格率与2006年、2007年同期相比,全市平均受检率、合格率从65-85%,上升同步达到了100%。市场计量投诉率从30%降至0.02%;在集贸市场交易中占80%的非法杆秤和严禁市场交易用的家用弹簧度盘秤在市场基本淘汰,由70%的电子计价秤、30%的法定弹簧度盘秤替代。
全市所有固定集贸市场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常态化的有效监管;政府质监职能部门与市场主办方和社会义务计量监督员三方共同形成了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集贸市场计量监管力量的队伍,为“民生工程”集贸市场诚信计量体系形成实施长效的、常态的后续监管创造了有力条件。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