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收到了快递,而且还是自己“亲手”定的,此时的你会是什么感觉呢?最近不少当当网的用户就都遭遇到了这种乌龙事件,自己的资料外泄,明明没有订货,但是却有当当网人送货上门,并且索要货款。 对
对于此事当当网公关表示,由于当当网近期采取了促销政策,引起竞争对手不满,就用这种方式陷害当当网,当当网已收到了一些类似的投诉。
与此同时当当网公关经理许琳也在接受IT商业新闻网采访时表示:当当网已分别向北京市公安局网络安全报警中心报警,并向北京工商局进行举报,并会随时跟进并协助网络警察和工商部门提供相关信息,以期尽快破案。
当当网自摆乌龙事件 显现B2C服务弊端
对于此事很多网友存在疑问:为何当当网如此肯定此事的罪魁祸首就是其竞争对手?当当网在国内的竞争对手屈指可数,此事件是否在暗喻另一家b2c网站卓越?尽管目前尚没有定论,但是当当网只喊抓贼而不见行动、且又拿不出什么证据,的确让人不解。
记者为此采访了部分当当网用户,他们告诉记者:用户在购买图书时,必须要填写其配送地址以及联系电话,也就是说如果在配送前,商家向客户电话确认一下购买信息的话,此次的乌龙事件是完全可以杜绝的。问题是,很多商家都把这一流程免掉了。所以对于当当网来说,面对此次对其带来的损失(主要是信誉上的),跺着脚指桑骂槐的是没用的,与其这样,不如安下心了找找自身在管理上的漏洞,杜绝这种事件的再次发生。
其实当当个案在网购中并非鲜见,只是多数情况下被“私了”而未见诸于媒体。在整个B2C领域中,这种监管不利的问题一直存在。无论是凡客还是卓越,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用户拍下商品后,商家对于这一信息的准确程度完全没有确认,一定交易成立,商家就会立刻发货。这样确实节省了时间,也节省了人力物力,但是却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此次当当网的遭遇就是给我们的一个警示。
B2C竞争愈演愈烈 信用安全不容忽视
互联网第三方统计机构CNZZ,近日根据消费者对购物网站的访问次数、访问时长和购买行为进行了相关数据分析。B2C的月访客总数涨幅较去年同期增长26%,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网民倾向于网络购物。面对越来越庞大的客户群,B2C的各路位商家们当然也是使出浑身解数把这些客户尽量揽入自己“怀中”。
正是由于愈演愈烈的市场竞争,不能排除一些不法商家在寻求更多利益时,将“魔爪”伸向了自己的同行。此次当当网的遭遇, 再次敲响网购信用安全的警钟。业内专业人士就此问题对记者发表了这样的看法:由于现在网购企业之间的竞争很激烈,一些企业为了提高网站的“人气”,疏于对网站的管理,特别是对“入住”的商家约束乏术,鱼龙混杂,出现信用问题是必然的。因此,不管当当是被同行所“黑”,还是自身的的问题所致,对于电子商务运营商而言,最大的教训就是如何从管理上和技术上加强网购平台的安全性,只有这样,才能对消费者负责,才能确保自己的商业信用。如果自己把门户看紧了,自然不会给外鬼留下可乘之隙。毕竟,信用是商家的生命线,失去了信用,就等于失去了一切。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