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中考,教育公平与诚信必须跟进
来源:辽沈晚报
2009-11-05 09:42:46
在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并不充足的情境下,取消中考,把综合素质评价与学业水平考试作为高中学校录取依据,由高中学校自主录取新生,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改变一考定终身的传统中考模式,诠释了中考改革的方向。但是如果评价标准不科学、程序不透明,也易滋生
在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并不充足的情境下,取消中考,把综合素质评价与学业水平考试作为高中学校录取依据,由高中学校自主录取新生,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改变一考定终身的传统中考模式,诠释了中考改革的方向。但是如果评价标准不科学、程序不透明,也易滋生教育腐败,造成教育不公。
自主招生腐败,分数不够钱来凑的教训已经很多。评价标准一旦变得模糊,是否会出现成绩不及格保送北大研究生之类的奇闻呢?取消中考,既是对手握中考评价大权招生者的考验,也是对高中招生制度设计公平合理性的检验。
另外,如果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综合素质评价与招生制度设计不完善,取消中考恐怕也只能取消考试本身,各种隐形考试与择校大战并不会停止。
教育功能被异化,中考成绩成为高中学校惟一录取依据,说到底,还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的产物。教育资源配置与百姓就学期望值不一致,优质教育资源不能满足百姓的教育需要。在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尚未大众化的当下,仓促取消中考,情况不一定乐观。
近几年,不少地方开展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活动。教育资源经过整合补充,名义的重点学校被取消,薄弱学校的情况有所改观,但是学校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这既有硬件设施的差异,也有师资力量与教育环境方面的差异;再者,学校之间教师的物质待遇与事业发展环境不一样。为了自身利益,学校对优质师资多采取保护措施,甚至到处挖掘优质师资,这是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的一大障碍。同时由于校际差异,优质师资非但不愿向薄弱学校倾斜,还有向名校集中的趋势。
一言以蔽之,教育部门在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确保高中学校招生诚信的基础上,再取消中考,将更为稳妥与公平。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