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两份购房合同带来不良信用记录 当事人为维权诉至法庭

来源:燕赵都市报 2009-04-15 08:41:26

省会王先生买了一套房子贷了一次款,却出现两份购房合同。就是因为这份多出来的购房合同,王先生在银行留下了“不良记录”,给自己的生活工作带来不便,王先生一气之下将开发商和银行一并告上法庭。4月14日,桥西区法院开庭审

   省会王先生买了一套房子贷了一次款,却出现两份购房合同。就是因为这份多出来的购房合同,王先生在银行留下了“不良记录”,给自己的生活工作带来不便,王先生一气之下将开发商和银行一并告上法庭。4月14日,桥西区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

■一套房子两份合同银行留下不良记录

   省会王先生于2002年10月5日购买了某房地产公司开发的位于友谊南大街附近的一所房屋,签订了购房合同,房屋总价款为33.5万元,其中首付6.7万元,其余办理住房贷款。为了方便办理房贷手续,他将自己的身份证复印件、个人收入证明、购房合同等证明材料交给了房地产公司的工作人员,王先生顺利在一家银行办理了按揭贷款。

    昨日法庭上,王先生表示,此后3年多的时间里,他如期向银行还贷,从没有拖欠过,2006年2月,王先生提前还清了房贷。可是2007年8月,他突然接到了曾经借款的银行发来的催款通知,通知表示在银行的按揭贷款逾期未还,并已经产生不良信用记录。接到催款通知后王先生立即带上购房合同原件来到银行。这时,他才发现,银行又在2003年6月4日发放了一笔26.8万元的住房贷款,贷款人正是自己。王先生拿出自己的购房合同与银行备案的购房合同进行比对时发现,除最后的签名和手印不是自己的以外,其余内容和自己与开发商订的购房合同一模一样,上面还盖着开发商的公章,合同日期显示是2003年签的。

   王先生感到很生气:“原来是房地产公司伪造了一份假的购房合同,利用我之前提供的身份证明和合法的收入证明到银行贷款。”

   据了解,银行发现房地产公司存在虚假贷款的情况后,还在2007年将房地产公司起诉至法院。

■要求消除不良记录

    2007年,王先生所在单位要为每人办理一张公务卡,因为他在银行的不良信用记录,王先生的卡迟迟得不到办理。王先生会经常出差,出差的费用等单位都要通过公务卡来结算。就因为这一不良信用记录,给自己的工作、生活造成了很大不便。

   于是,王先生想到了通过诉讼消除自己的不良记录,并要求二被告赔礼道歉。要求法院判令银行备案的2003年的购房合同无效、还主张了8000元精神损害抚慰金。

■开发商、银行不同意鉴定合同

   法庭上,银行表示,银行也发现房地产公司存在虚假贷款的情况,并于2007年8月将房地产公司起诉至法院,法院也判决按揭贷款由房产公司偿还,但是不能排除王先生曾和房地产公司合谋办理了虚假贷款。

   开发商的代理律师表示:开发商的确用2003年这份合同里的这笔贷款。但贷款之前是否征求过王先生的意见,不清楚,得问具体经办人。

   案件的主审法官表示:法庭庭无法确认两份购房合同的真实性,有必要对两份合同的真实性进行鉴定。法官的这一说法遭到了银行和开发商的反对。目前,案件正在审理中。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发改委召开PPP信用体系建设座谈会


鹰眼新闻网 2018-07-03 15:53:46

政协委员提议建立身份识别系统 构建安全诚信家政


南宁新闻网-南宁晚报 2018-01-15 15:32:51

《中国信用体系建设蓝图》发布


中新网 2016-09-28 08:06:56

发改委央行牵头建国家信用体系


网络 2014-05-09 22:11:19

让失信违法者“浮在水面”


网络 2014-03-11 11:18:14

诚信社会就该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网络 2014-01-18 20:36:38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