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质检总局把建设诚信管理体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提上议事日程。特别是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以来,更是将其作为提高检验检疫监管有效性、构建长效机制的基础工作和强化企业诚信意识、落实“企业是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rd
近年来,国家质检总局把建设诚信管理体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提上议事日程。特别是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以来,更是将其作为提高检验检疫监管有效性、构建长效机制的基础工作和强化企业诚信意识、落实“企业是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规定的根本途径,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有关要求,在中国电子检验检疫建设整体框架下,总局确定了检验检疫“进出口企业诚信管理系统”建设方案。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的要求,
“进出口企业诚信管理系统”的基本思路就是建立一套科学的企业诚信评价体系,通过采集企业在检验检疫业务中相关诚信信息,然后予以综合级别评定,最后针对不同信用级别的企业实行对应的检验检疫监管措施。即遵循“守信便利、失信惩戒”的原则,对信用好的企业实行便利的检验检疫措施,对信用差的企业加严管理,从而促使企业提高诚信意识。该系统要实现以下五大功能:一是进一步提高监管有效性。通过“进出口企业诚信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为分类管理、全过程监管等业务模式的实施提供一个基础平台,为检验检疫风险评估与科学监管等提供决策参考,以适应检验检疫业务发展的实际需要。二是确定了企业信用规则。即确定了要收集企业哪些失信信息,系统将企业的各类失信行为条目进行标准化,将信用信息从主观变成客观条目,今后实际操作中业务人员只要选取相应条目既可。目前初步确定各类企业信用常态管理151条信用条目、应急管理条目55条。将各信用条目根据性质严重程度,赋予不同扣分分值,即将信用条目从定性进一步转变为定量;目前系统共设置了6类分值。三是实现了对企业信用信息的全方位采集。系统将进口、出口、船舶、检疫处理、场站、产地证、集装箱公司等10类企业、人员纳入信用管理,同时根据系统设计可随时增加不同类型企业,代理报检单位诚信数据直接导入实现企业诚信的统一管理查询。纳入信用管理业务种类包括生产、进出口、检疫处理、集装箱运营等业务、基本包含了检验检疫相关各类业务。信用管理涉及企业检验检疫相关的各个环节,对企业在生产、日常监管、进出口查验、检疫处理、退运调查等各业务环节中相关情况均纳入信用管理。四是建立了权威的检验检疫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对检验检疫相关企业实施常态信用分级管理,通过设置科学合理的定性(特殊规则条目16条)加定量的分级标准,确保信用评价结果的真实、权威性。对信用等级优秀(A)或等级差(D)的企业定期对外公布,实现扬优惩劣的目的,倡导守信打击失信。系统预留了相关接口,支持与其他相关部门(工商、各口岸单位等)信用系统信息交换,有利于充分发挥检验检疫信用评价体系的影响和作用。五是建立了企业信用常态和应急监管机制。根据鼓励守信惩戒失信的原则,对不同信用级别的企业实行不同的监管措施,对信用好的企业实施便利措施,在通关手续、推荐名牌、免验企业等方面予以优先。对信用差的企业实行加严监管措施。系统目前初设了33措施参考条目,这些参考措施也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提供完善。对一些较为紧急或严重的失信行为,通过应急监管机制可以进行快速布控预警,而对一些特别恶劣的失信行为,将通过应急机制直接列入“黑名单”,从而给予严厉打击。企业信用信息将供各业务系统共享使用,特别是将相关监管措施输出到相关系统,有利于形成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有效性。
根据《进出口企业诚信系统》的特点现对辖区内外贸企业提出以下要求:一是企业的诚信意识和报检数据的真实性要有明显提高,撤单重报和报检数据失实的行为明显减少。二是企业违法违规行为要减少,企业质量意识及检验检疫意识有明显提高。系统应用后,企业与检验检疫业务往来中相关的诚信状况都记录在案,诚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运营成本,通过守信便利,失信惩戒的示范作用,企业的自我诚信意识得要有效提高。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