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诚信七台河”建设工作总体要求,市农委结合具体工作实际,制定了《七台河市创建信用村化解村级债务工作方案》和《市农委2008 年诚信建设工作重点》,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确保该委2008 年诚信建设目标的实现。
按照“诚信七台河”建设工作总体要求,市农委结合具体工作实际,制定了《七台河市创建信用村化解村级债务工作方案》和《市农委2008 年诚信建设工作重点》,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确保该委2008 年诚信建设目标的实现。
围绕化解村级债务,积极推进化解村级债务工作。市农委认真贯彻“约法三章”、“两项制度”、“八个不准”等政策。“约法三章”是不得对乡村下达招商引资指标,不得以调整农业结构等为名,强令村级组织完成种养计划和技术推广任务、秋翻地任务,不得向农村组织摊派报刊、书籍征订任务。“两项制度”是建立健全乡村新债追究和领导干部离任债务审计制度。对违反规定发生新债的乡村,必须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按照“谁举债、谁负责”的原则,并依法追究其经济和行政责任;对在规定期限内不能化解新债的负责人、乡村干部,要责令将所有款项全部退回,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八个不准”一是不准以任何名义抬款或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弥补收支缺口,二是不准为企业贷款提供担保或抵押,三是不准采取由施工企业垫资的不法手段上项目,四是不准举债兴建工程,五是不准滞留、挪用对村级组织的补助资金,六是不准举债发放村干部报销以解决办公经费不足,七是不准铺张浪费或随意增加非经常性支出,八是不准设小金库、账外账。要继续全面推行“村财民理乡代管”、村级财会电算化、财务公开、民主理财等制度,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和检查,严防新债务的发生。通过开展上述工作,七台河市农村债务得到了有效遏制。
围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强标识管理。一是争取省绿办支持,积极开展绿色和无公害产品认证,特别是针对种畜场开展认证申报工作,确保了今年全市绿色食品种植面积发展到75 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33%,无公害蔬菜面积达到3 万亩。二是针对标识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通过几年的认证,七台河市绿色食品标识、无公害标识、有机食品标识,共有20 个企业获得72 项标识认证。为强化企业执行标识意识和维护自身信誉的严肃性,从而营造良好的企业信誉,该委每季度对认证标准执行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对不按标准生产的和执行认证标准不规范企业要责令限期整改,对冒充标识产品的企业要依法取缔。
围绕创建优良的农业发展环境,认真履行服务承诺。按照“六项制度”的要求,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开展诚信服务,严格履行服务承诺。该委联合工商、物价等部门深入开展农机、种子、肥料、农药等农用生产资料市场整治和打假执法检查2000 户次,处罚了8 家违规经营户,有效防止了重大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健全完善农业信息网、农业“110”和“12316”服务网络,先后开展了政策咨询、信息服务、技术指导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为新农村建设、种植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等提供优质服务。坚持执政为民,全年共受理农民来信来访198 次,立案查处了侵害农民合法权益的案件51 起,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近百万元。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