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公布的中国第三季经济运行数字,首三季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低于10%,回落至9.9%,其中第三季度GDP增长为9%。GDP增长上次低于10%,是在2005年,当时全年增长为9.9%,其中第三季度增长为9.4%。 另外的经济数
日前公布的中国第三季经济运行数字,首三季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低于10%,回落至9.9%,其中第三季度GDP增长为9%。GDP增长上次低于10%,是在2005年,当时全年增长为9.9%,其中第三季度增长为9.4%。
另外的经济数字包括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中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两者都如市场所愿回落了,在分析员眼中,通胀压力放松,亦为将推出的刺激经济方案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在一连串经济数字公布后,内房股连续两天飙升,升幅达到一至两成。
下调税项无法刺激交投瑞银发表研究报告,指中国政府早前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第四季经济议程,希望保持财金以及贸易方面的稳定与增长。分析引述总理温家宝指现在须增加兴建及投资经济适用房及下调相关税项支持民众买楼。
该行预料,中央政府已同意地方政府推出相关措施支持楼市。虽然中央还未确定是否放宽行业贷款,但该行认为政策推行已为期不远,中国政府将推出更多措施支持楼市。
如果说市民会因为税费下降而去买楼的话,今年以来楼价格出现全国性减价,为什么又不能刺激成交量呢?很明显,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投资气氛的问题,内地居民如果还没有获得政策层面支持楼市,相信这种观望情绪还是继续持续下去。
众所周知的是,地方政府已经出招挽救楼市,并由三四线城市进而发展到一二线城市,包括上海和杭州,至此,全国各地已有十八个地方政府推出拯救楼市政策。中央政府态度是「出口不出手」,城乡建设部官员日前表示,对地方救市并不反对。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有关官员的说话:「应该给各城市政府一定的自由度,如果有什么问题再纠正、再规范,改革开放就是这样过来的。当前正在密切观察各个城市的政策动向及政策效应,适当的时候会拿出规范的意见。」
地方政府努力救楼市
光大证券研究所发表报告表示,多个地方政府出台的救市政策,已经明显触及有关政策的「红线」。例如,杭州「二十四条」规定中,第一次对「第二套房贷款」政策进行了调整,但是央行对此并没有回应其行为是否合法合规。
西安市出台的政策明确提出开发商拿地可以将大地块进行切分,分宗付款、分宗拿证,这明显与国土资源部此前关于土地拍卖挂牌不得分期付款拿证的规定有抵触之处。
报告引述资料显示,上海8月30日二十八号土地公告共推出五幅住宅用地,合计四十三万六千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于10月14日截止报名,其中合计四十一万二千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四幅土地无开发商报名,反映一级市场中,土地「流拍」的现象并未改善。
无论是房地产市场还是证券市场,皆憧憬中央推出救市措施的期望愈来愈强烈,虽然地方政府的救市政策力度和密度有加强的趋势,但分析认为,关键于一旦中央推出救市政策的力度,预期会有更大的影响力,而中央政策的推出会在各地方政策的基础上产生辅加效应,对房地产市场会有一定作用,但影响市场运行的中长期因素,目前来看仍没有转好的变化。
放宽政策须慎重考虑
大摩期待未来数周或数月内,中央政策会朝着促进经济增长方向踏出重要的一步,而影响最深远的政策变化,可能会发生在房地产行业。
分析预计,可能会有各种应对政策来放松严格的住房抵押贷款要求、降低住房抵押贷款利率、解除针对房地产行业的其他紧缩措施等,从而刺激投资者的买楼意欲。
分析认为这些措施应该能够刺激住房购买力,提振信心,并促进房地产销售和投资的复苏。在此背景下,管理当局的另一项重要政策措施可能是进一步增加财政支出,以扩大经济适用房的供应量,力求在支持经济增长和提高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购买力这两者间达到平衡。
就如光大研究员所言,关键还是在于中央有更高层面、力度更大的政策推出。但是,在看到美国次按问题后,相信中央对于房地产市场推出放宽政策之前,会更加慎重考虑,以免扰乱金融系统安全。
因此是否利好政策一出,市场气氛就可以立即逆转,这倒是未必,A股市场的情况正好作为参考。中国经济需要「保八」,固然不能遗漏房地产市场,但是政策力度和深度,或未必能符合市场人士期待。市场会在什么时候才真正回暖?目前仍是未知之数。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