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经济一体化,先要“信用一体化”

来源:新华报业网 2008-10-17 09:08:12

10月14-15日,在苏浙沪两省一市举行的“信用长三角”第二届高层研讨会上,各界人士提出同一个观点:新形势下,长三角地区要加快经济一体化进程,“信用一体化”是重要前置条件。  与发达国家相

  10月14-15日,在苏浙沪两省一市举行的“信用长三角”第二届高层研讨会上,各界人士提出同一个观点:新形势下,长三角地区要加快经济一体化进程,“信用一体化”是重要前置条件。
  与发达国家相比,“信用长三角”建设还刚刚起步,和市场要求不匹配,与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也相距甚远。专家们梳理出几个方面:

  首先是企业缺失信用。FCIB常务理事陈晓东以贸易为例指出,我们的国际贸易顺差掩盖了“信用逆差”,出口贸易80%是赊账,账期最长可达一年,进口则90%左右是预付款,先交钱、再拿货,一进一出增加的是隐形成本,这在制造业发达的长三角地区表现明显,一个重要原因是你的信用不够。

  其次是企业信用建设薄弱。杭州资信公司去年对本地企业的一次调查显示,500多家企业内部信用制度几乎为零,没有专业人才,更没有信用风险管理部门。这与国外企业的做法相反,世界500强企业信用部门前期决定授信额度,后期对应收账款进行控制,贸易风险大大降低。

  第三,对信用的价值作用缺乏了解。美国等发达国家80%以上的企业交易是信用交易,而我国信用交易额只有30%左右。目前,我国一年的信用服务不到400亿元,只相当于美国一家中等企业的规模。

  江苏省征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勇认为,长三角信用市场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打通,一个地区信用服务机构出具企业信用报告得不到另一个地区企业的认可,如果不重新评估,就难进入新市场。结果是,三地间企业信用信息被“屏蔽”,浙江69%的调查企业表示急需了解客户信用状况。另外,各地都倡导政府招标采购公开透明,但对企业资信缺乏统一标准,外地企业中标难度加大。多位专家指出,长三角信用一体化建设,迫切需要突破信用评估报告互认障碍,尽快使其从地方“通行证”变成区域“通行证”。

  经济信用化率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和信用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同时信用交易对经济增长也具有强劲拉动效应。长三角地区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以上,已进入信用经济加速发展期。专家建言,苏浙沪要抓住这一重要机遇,合力推动信用经济加速发展。首先要充分发挥区域间政府协调推动作用,在各自信用发展行动计划基础上,联合编制《长三角地区信用体系建设合作与发展中长期规划》,促进区域信用体系、信用制度、征信系统有机融合。

  大公国际资信评估公司市场总监李虹提出,要强化社会信用业发展环境,苏浙沪要开放各自相关信息,推进区域信用资源共享。具体操作上,可以“信用长三角信息交换平台”为载体,应加快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对接,统一信用数据标准,完善信息交换机制。

  针对60%-80%信用信息掌握在政府手里的实际,中国电子科技集团307研究所张建军指出,建立以政府为核心的惩戒机制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关键,三地政府要创新服务模式,在消除信息不对称的同时,建立公共服务和监管模式,形成趋同的惩戒机制。对跨行政区域的失信行为实现联动惩戒,使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制,一时失信,长久受制”。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个人严重失信将被停贷


广东建设报(广州) 2016-03-03 07:48:59

广州:一年逃票3次以上将影响个人信用


广州日报 2015-08-03 10:36:05

发改委央行牵头建国家信用体系


网络 2014-05-09 22:11:19

让失信违法者“浮在水面”


网络 2014-03-11 11:18:14

川大女博士信用记录“被不良”贷款买房差点黄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2014-01-16 13:41:2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