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下调 楼市依然波澜不惊

来源:财经 2008-10-11 14:49:24

“大量促销活动”与“普遍观望”形成鲜明对比  10月8日,央行决定从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此前,央行于今年9月15

“大量促销活动”与“普遍观望”形成鲜明对比
 10月8日,央行决定从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此前,央行于今年9月15日宣布自2004年以来首次降低贷款基准利率。随着降息政策先后出台,“政策松绑,楼市春天到来”、“要抓住降息后购房空间”等观点弥漫着整个房地产市场。“降息”消息就像石子一样投入持续低迷沉寂已久的岛城楼市,它能激起多大的波澜?楼市是否会立刻回暖?记者近日进行了调查。

  月供房贷变化不大

  10月8日晚,青岛某楼盘一位网名为“劳累的房东”的业主在获得央行降低贷款利率的消息后,立即通过网络通知了小区内其他业主。一时间,在线业主纷纷打起自己的小算盘,开始计算以后每月能少还多少房贷利息。“我贷了10万元,贷款期限是10年,以前的基准利率是7.74%,调整后的是7.47%,算了算,一月也就少还14元多点!”该小区业主王森说,利率是下调了,但跟没调几乎没什么两样。王森的观点,得到了小区内大多数业主的认同,他们认为利率降低对于他们每月的月供来说是杯水车薪。

  与王森等业主对央行下调利率的冷淡反应相反,一些高价购房者却有点兴奋。李先生今年年初在香港东路某楼盘购置了一套面积在200平方米左右的房产,均价达到了每平方米20000元。他们几乎用了半辈子的积蓄去买了一套属于自己的高价住房,在不奢求投资赚钱的前提下,能保证房屋价值也会让他们心安一些,而央行连续降息的确带给了这类人群不少的惊喜。

  售楼处依然不热闹

  10月10日,记者来到位于银川路上的银川美居,在此看房的市民寥寥无几。“儿子要结婚了,所以准备换个大房子。”在现场看房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他从报纸上看到央行降息的消息,“跟我买房没有关系,也不会左右我的买房行动。”

  看房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她也认为青岛房价继续下降的空间不会太大。“再转几个项目,比较一下我就买了,再等下去也没有意义!”李女士告诉记者,听说央行降息的消息后,她又增加了买房的信心。

  记者随后走访了多个项目售楼处了解到,买房人几乎全是自住需求,他们对央行的降息消息并不“感冒”。

  开发商态度挺谨慎

  对于降息给楼市带来的影响,开发商谨慎面对但态度乐观,认为降息对于购房者来说是提升信心的一种做法,但对开发商决策的影响还不是很大。

  保利地产(青岛)公司营销经理张伟告诉记者,这次降息幅度并不大,对购房者还贷水平影响也并不太大,因此开发商也不会把太多的精力放到这次降息行为包装上去。张伟比较赞成中国新一轮降息周期已经开始的说法。“连续降息或许能使楼市回暖。”一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开发商告诉记者,与以往房地产“利好”信息不同,央行降息并没有吸引买房者拥挤售楼处。但长达一年的博弈周期已让青岛楼市疲惫不堪,而购房者被压抑许久的“购买欲望坚冰”也有可能随着以后多次降息而逐渐融化。

  降息并非救助楼市

  据统计,央行存款准备金率每下调一个百分点,市场上的流动资金就会增加1600万美元左右。两率下调带进市场的流动资金很少,且掌握在中小型金融机构手中。对于单个项目的开发量动辄在数千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房地产企业来说,此次进入市场的流动资金微乎其微。

  兴业银行青岛分行张保华经理指出,央行连续降低贷款利率绝不是出面救助楼市,作为资金密集型的房地产业,资金链是企业的生命线,如果真的出手救市,则需从根本上解决地产企业资金链紧张的难题。

  岛城楼市观察人士张百忍认为,当前低迷的楼市现状,并不是靠某一个政策能够改变的,而是需要一系列的房地产利好政策来刺激。张百忍表示,目前,政府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政策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王海强 王爱科)

  ■专家观点

  降息虽是利好但非救命稻草

  建设银行财富管理中心沈晨友分析,“双率”下调所传递的政策信号十分重要:决策层的政策重点已经从抑通胀转为保增长。这一举动无疑有助于提升企业信心,稳定房地产业以及股票市场。

  岛城知名房产专家龙江说,今年以来国内房地产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不少开发商去年高价拿地后开始放缓开发进度以图“过冬”。国家下调利率给开发商吃了一颗定心丸。在开发商眼里,单纯的降低利率对他们来说微不足道,关键是购房者消费信心会得到增强,持币待购的情绪会变淡。

  青房置换总经理秦彦表示,利率下调对房地产市场影响在短期内是有限的,未来一段时间,房地产市场的调整还将持续。“目前青岛楼市冷淡最主要的原因是房价经过前几年非理性上涨,还存在虚高的成分,等市场调整到供求关系平衡的时候,才是楼市回暖的时候。”青岛市委党校程国有教授分析说,这不是仅靠银根小小的松动就能解决的,房地产企业不可把其当作“救命稻草”,而应专注于产品,为市场提供更具性价比的产品。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让楼市疯 地王后楼价暴涨成交畅旺


新浪房产 2010-12-24 15:57:36

开发商假摔 房价高位徘徊


深圳特区报 2010-05-20 15:36:09

北京近半楼盘二手房价滞涨


京华时报 2010-03-05 14:19:22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