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437个市场实现信用分类 商家以次充好、短斤少两,消费者发现问题后维权难等问题有望在佛山破解。记者昨日从市工商局获悉,我市437个商品交易市场已全部完成信用分类,划分为ABCD四个信用等级,市民可根据分类选择信用好的市场,
全市437个市场实现信用分类
商家以次充好、短斤少两,消费者发现问题后维权难等问题有望在佛山破解。记者昨日从市工商局获悉,我市437个商品交易市场已全部完成信用分类,划分为ABCD四个信用等级,市民可根据分类选择信用好的市场,而工商部门也将对不同类别的市场实行不同监管制度。
437个市场完成信用分类
今年年初,根据国家工商总局部署和省工商局安排,佛山市成为全国实施市场信用分类监管的唯一示范点。为此,我市接连推出5项相关制度和12项市场管理制度示范文本,形成从信用征集、等级评定、分类监管到综合反馈、分类奖惩等一整套市场信用分类监管操作规范,并实施信息化监管,建立起市场整体巡查监管模式。
目前,我市已完成437个商品交易市场的信用分类。其中,信用最好的A类市场84个,信用较好的B类市场159个,C类市场127个,D类市场67个,而同济市场、中国陶瓷城、中南农产品交易中心、平洲玉器街、乐从国际家具博览中心、乐平综合市场六个市场成为“佛山市市场信用分类监管示范市场”。
D类市场成监管重点
根据配套出台的《佛山市市场整体巡查监管办法》,我市还将改革原有逐个企业巡查的市场巡查模式,探索实施市场整体巡查监管。信用A类市场一般每季度检查一次;B类市场至少每季度进行1至3次日常巡查;C类市场将至少每季度进行3次以上日常巡查;至于D类市场,至少每周进行一次日常巡查,市场开办单位和场内经营者将被列为监管重点检查对象。
“这意味着将市场开办单位和经营户作为一个整体,根据信用类别确定监管频度,实施科学监管。”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市场信用管理“各显神通”
据了解,市场开办单位不仅落实了工商部门规定的各项管理制度,还结合自身实际,建立起反映市场经营特色的信用管理制度。如:同济市场加强进场食品质量把关,建立了农产品检测结果工商、农业两部门互认机制,并开展场内星级经营户评定活动。
由于信用等级实行动态管理,不少市场为了确保自己信用等级较高,想方设法管好经营户,促使经营户自律经营。
各区亮点
禅城:开展“季度之星”评选
实施陶瓷品牌经营,协助企业建立了《中国陶瓷城品牌商品登记管理制度》,设置了入场企业标准,实施严格的资格审查。还在辖区同济市场设置电子触摸屏,公开场内经营者信用信息,提高场内经营者诚信经营的意识。同时,建立“季度之星”评选制度,以流动挂牌的形式,优胜劣汰,促进场内经营户良性竞争。
南海:整体巡查132个市场
辖区132个市场已实施整体巡查监管。中南农产品交易中心的4块LED特大户外信息显示屏已投入使用,sap现代电子管理系统初步建立,已完善场内猪肉等食品的索证索票和电子台账制度。平洲玉器街已解决场内经营户证照不齐的难题,实现持照和亮照率、消费投诉处理率、分类监管巡查到位率3个100%。
顺德:推行先行赔付 推进“诚信店”建设
由乐从商会牵头成立先行赔付仲裁管理办公室,设立先行赔付基金。消费者在场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经申诉和认定,若确属商家责任,由仲裁办公室向消费者开具《先行赔付支取通知书》,按程序先支取赔付金,再对责任商家实施追偿。目前,家博中心已有125户经营户交纳先行赔付金,加入先行赔付行列。
高明:用合同促监管
积极推广全市统一的《进场经营合同》,并制定了《诚信经营协议》示范文本,要求各市场在原《租赁合同》的基础上,再签订诚信经营补充协议,增加相关权利义务条款,明确市场物业单位和场内经营户的权利义务。
三水:自产自销农户打卡销售
以乐平市场为试点,将国家暂未纳入信用分类监管的自产自销农户,纳入监管体系之中。为每一位进场销售的农户设计了《自产自销农产品信用分类管理备案卡》,制定了单独的评分规则,市场购置了专用的微电脑打卡器,农户每次进场销售必须打卡。卡上记录了农户的每次销售时间、品种数量、农药残留检测结果、信用等级等。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