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安徽商报》报道,18年前,安徽省蒙城县的陶玲在当地农行按15.793%的月息存了1000元,18年后将得到本息共3.4万元。然而,18年后,银行认为月息过高,拒绝了陶玲的要求。 银行负责人对此的解释是:“银行当年高息
据《安徽商报》报道,18年前,安徽省蒙城县的陶玲在当地农行按15.793%的月息存了1000元,18年后将得到本息共3.4万元。然而,18年后,银行认为月息过高,拒绝了陶玲的要求。
银行负责人对此的解释是:“银行当年高息揽储已经错了一次,如今不能再错第二次。”可是错在银行,为什么要让储户埋单?要知道,银行是每天与钱打交道的地方,信用和诚信是其生存的最高法则,如此无视商业道德,就是在拿自己的信誉、公信力开玩笑。不难想像,一家银行在储户心中没有了信用,结果会怎样?理直气壮地犯下这种言而无信、有诺不践的错误,对于一家银行来说,无疑是一种慢性自杀。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