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抱怨助学贷款收款难 爱心帮扶考验人生诚信
来源:荆楚网
2008-09-01 08:54:17
一些大学生参加工作后,忘记了原先在学校办理过助学贷款;有的则因地域变化,不了解异地归还贷款的途径;还有的因为时间已久,存折和银行卡已丢失;但也有部分借款人故意不还贷款;此外,少数借款人由于利率多次调整,因存入金额不足导致贷款无法结清&m
一些大学生参加工作后,忘记了原先在学校办理过助学贷款;有的则因地域变化,不了解异地归还贷款的途径;还有的因为时间已久,存折和银行卡已丢失;但也有部分借款人故意不还贷款;此外,少数借款人由于利率多次调整,因存入金额不足导致贷款无法结清——
新闻背景
近日,江城一些银行表示,有相当一部分助学贷款发放以后,无法收回。
据中行湖北分行工作人员介绍,该行共有9家分支行在高校办理国家助学贷款业务。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助学贷款13万多笔,总金额逾11亿元,不良余额达2千万元之多。
银行人士分析原因大致有几种:一些大学生参加工作后,忘记了原先在学校办理过助学贷款;有的则因地域变化,不了解异地归还贷款的途径;还有的因为时间已久,存折和银行卡已丢失;但也有部分借款人故意不还贷款;此外,少数借款人由于利率多次调整,因存入金额不足导致贷款无法结清。
银行人士表示,目前已开通多种方式的还款通道,比如还款人可以通过电汇(任意银行网点均可办理)、全国异地通存通兑(限中国银行网点),也可以委托亲友并告之自己的身份证号和贷款合同号等方式,向贷款发放行查询并办理还款事宜。如果还款人的存折和卡丢失,则本人可携身份证到贷款发放行办理挂失。
业内人士提醒,若借款人未按时归还国家助学贷款,那么在其个人信用报告中就会形成负面记录,如果长期未还款而造成个人信用不良,会直接影响其今后的经济金融活动,比如申请其他贷款受阻等等。若长期逾期形成恶意拖欠,部分银行还会根据有关法律向法院起诉。
新闻事件
为还助学贷款辞职创业
2006年,当何强与黄军一对好朋友,一起从武汉一所高校艺术专业毕业时,他们面临着同样尴尬的局面:作为贫困生,他们每人还拖欠学校近两万元的学费,毕业后,他们这对好朋友相约,在逆境中共进退。
因为两人在学校时成绩突出,特别是何强,是当年的校级优秀毕业生,两人很快在浙江一所艺术院校找到了教师的工作,虽然两人事先告知校方自己并没有拿到毕业证,但校方还是表示:可以让他们先上班。2006年5月,两人还没有毕业,便一起来到杭州,开始了自己的教师生涯。
在美丽的西子湖畔,两人本可以好好享受生活的,但助学贷款的压力却时常折磨着何强:虽然有3000元的月收入,但杭州基本生活费很高,每月下来所剩无几,不知道何时才能还清学校的钱?何强将自己的困惑告诉黄军后,黄军也说,自己一想到助学贷款就头疼。所以,不能光顾享受眼前舒服的生活,而是应该有更努力拼搏的生活状态。两人越说越投机,于是纷纷决定:回武汉创业去。
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备,两人注册的一家艺术公司终于开张。谈起刚开张时的艰辛,何强还很不好意思:当时,我们两人整天上班骑自行车四处跑业务,晚上在家搞设计,经常加通宵班,最穷时,200块钱维持了一个月的生活,租住的房子像蒸笼……终于,经过两人的努力,业务逐渐上了规模,目前,已经发展到了拥有十多名员工,何强告诉记者:“赢利将不远了。”
对于助学贷款的话题,何强非常释然:按说,现在自己在经营公司,拿不拿毕业证也没多大关系,但那毕竟是自己的欠债,一定会归还的,而且会尽快去归还。对于助学贷款带给他的创业动力,何强说,将生活的压力转换成动力,有负担的青春,走得更稳健。
有话大家说
真心感谢助学贷款
陈波(武汉一高校大三学生):如果没有助学贷款,我不知道我现在还能否继续学业。我很小时母亲就去世了,父亲好不容易把我拉扯大,却不料在我高三那年因事故留下残疾,更别提供我读大学了。当我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我没有喜悦,只有苦恼。幸好高中班主任告诉我有助学贷款这回事,随后,我立即向学校申请了贷款,没想到很快批了。所以,我对助学贷款一直心存感激。
秀秀(毕业于武汉某高校,现在广东工作):我觉得助学贷款是一个良性平台,通过它,才能完成我的学业,走出大山,现在才能有一份可以施展自己才华的工作,对于我来说,国家助学贷款是一个促进我人生良性循环的砝码。否则,我可能还在那个小山村,我的孩子,以后说不定也因为贫穷,没办法接受良好的教育。
助学贷款的巨大压力
江勇(某国企内勤):我毕业于一所名校的法学专业,可因为机遇问题,我现在的工作并不理想,眼看我有些同学现在月薪过万,可我却只能默默守着这份月薪只有千余元的工作。对现在的生活,我自己很不满意,不停地换,卖过保险,当过代课老师,可怎么折腾,都没能赚到钱。眼看毕业三年了,我都没找准自己的定位,收入也一直没什么起色。读书时,我欠过学校近两万元的助学贷款,到现在也没能还上。我也很着急,眼看自己马上将上银行的黑名单,我感觉压力巨大,有时甚至困惑:当年读书是否有必要?
刘非(在读博士):我上个月收到了本科时助学贷款的催款通知,如果不还的话,非常影响我以后的信用,可我现在哪有能力归还呢?我的研究生是公费的,没花什么钱,平时生活费也是老师发的,当然没有钱还贷款,家里父母都在务农,也没有办法为我还贷。硕士研究生毕业时,我在就业和读博士中间犹豫了很久,后来我在导师的劝说下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可助学贷款一直是压在我心头的负担,为了还贷款,我只好四处找同学借钱。博士毕业可能还需要好几年,真不知道,何时才能还上这笔欠款。可我导师经常说我很适合做学问,不学下去可惜了。这次读博士,我是以该实验室第一的成绩进去的,我很自信学成后,能为社会创造很多价值,可目前,这笔数额不小的贷款,却让我备感压力。
将压力转化成动力
黄某(现在江西工作):我2004年毕业于武汉一所高校,毕业后回江西工作,身上背负着助学贷款,我经常告诫自己,一定要努力,要早日还上贷款。于是到江西后,我从来没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工作很上进,经过两年的努力,我成为单位的技术骨干,并很快积攒了一万多元钱用来还债。去年,我特地回武汉,在武大门口的工商银行将自己的贷款还清时,内心一阵轻松和自豪。
董林(现在上海工作):我2002年毕业于武汉一所重点大学,毕业时,欠学校很多钱,可我没有想着将它变成一种压力,反而觉得,我这个毕业证来得不容易,我不努力工作对不起我那在农村勤扒苦做的父母,更对不起给我提供这个优良学习环境的学校。所以到上海后,虽然开始很难站住脚,但我还是咬牙坚持下来了,在我们公司成了技术骨干。2005年,我就将助学贷款邮寄给在武汉的同学,请她代我转交给学校,寄出这笔钱后,我内心一直都很愉快。
公布黑名单实属无奈
吴先生(某银行职员):从我们日常了解的情况来看,现在,大部分学生都能主动按期还款,但也存在不还贷款的情况。有的是因为现在工作不理想,没有偿还能力,有的是不知道该怎么归还,除此外,还有一些学生就是恶意不还,他们可能觉得“我不还就不还,银行能拿我怎么办!”碰到这种情况,银行有时很无奈,只能公布恶意欠款人名单。银行不是慈善机构,如果这么多人恶意不还钱,以后的工作还怎么开展呢?
李老师(湖北某高校教师):学校有时公布欠债名单,确实是很无奈。因为,一般只有学校才能从银行争取到贷款名额,再发放给贫困学生,所以一旦出现了不还贷款的情况,银行势必就要找学校解决。学校没有硬性手段,就只能请学生留下联系方式,提醒他们还款。可毕业后,很多学生因为更换了联系方式,与学校失去联系。学校也很着急。所以,虽然学校知道,将这些不还款的学生加入“黑名单”,对学生以后的信用有不好的影响,但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是否有更好的催债方式
董先生(私营业主):诚信还款应该,但有时,如果能采取一些更科学、更人性的方式就好了。比如,学校是否能和毕业生的就业单位挂钩还款呢?当然,有些模式还需要慢慢去摸索。说实话,如果是动辄公布黑名单,对那些并非恶意欠款的学生是一种伤害。
龚女士(设计师):学校应该及时修改学生的个人信息,有时,学生的个人信息虽然修改了,但学校还可以通过班主任,联系上班级的其他同学,再联系上本人,总之,最好是先催债,最后才采取一些硬的举措。
诚信 做人之本
廖女士(武昌一家事业单位职员):还助学贷款是肯定应该的,我认为诚信还贷是很有必要的,这不仅是在助学贷款这一块,而是在很多时候,都需要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这也是大学生成长的一个必经过程。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拿自己当成年人看待,自己上学欠下的钱,走上社会后,就有归还的义务。
黄先生(商人):我16岁就开始做生意,从温州做到了武汉,现在生意发展得不错,全靠两个字:诚信。虽然我读的书不多,但我一直觉得诚信做人,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将来在社会上立足的一个根本。所以,我认为,他们学生借了学校的贷款读书,还款也是天经地义,无论多难,也要做,否则,这个人的信用就大打了折扣。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中国新闻网
2018-10-31 15:24:31
新京报网络版
2013-12-12 00:11:00